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爪
zhǎo ㄓㄠˇ
1. 指甲或趾甲:趾端有~。
2. 鳥獸的腳指:鷹~。~牙(喻黨羽,狗腿子)。一鱗半~。
3. 抓。
其它字義
● 爪
zhuǎ ㄓㄨㄚˇ
1. 禽獸的腳(多指有尖甲的):雞~子。狗~子。
2. 像爪的東西,這個鍋有三個~兒。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爪 zhǎo
〈名〉
(1) (象形。按甲骨文和小篆字形,“又”是手,兩點表手爪甲形。本義:人的指甲、趾甲)
(2) 同本義 [nail]
爪,人之指叉或亦通作爪。——《六書故》
(3) 又如:爪甲(指或趾前的角質硬殼);爪翦(修剪手指甲或腳趾甲)
(4) 鳥獸的腳趾 [claw;talon]
蚓無爪牙之利。——《荀子·勸學》
蟲已在爪下。——《聊齋志異·促織》
鱗爪飛揚。——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虎爪;貓爪;前爪;張牙舞爪;鷹爪;爪嘴(鳥類的爪和嘴);爪吻(鷙禽猛獸的爪和嘴。喻幫兇)
(6) 像爪的東西 [claw-like thing]。如:鐵錨四爪皆折;棘爪、掣爪或制動爪
詞性變化
◎ 爪 zhǎo
〈動〉
(1) 抓,搔 [clutch;grap; scratch]
爪其膚以驗其生柘。——唐·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2) 剪指甲或趾甲 [trim ones nails or toes]
小臣爪足。——《禮記·喪大記》
(3) 又如:爪足(剪腳趾甲);爪手翦須(修剪手指甲和胡須);爪翦(修剪手指甲和腳趾甲)
(4) 另見 zhuǎ
基本詞義
◎ 爪 zhuǎ
〈名〉
(1) 鳥獸的腳爪 [claw;paw]。多用于口語
(2) 另見 zh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