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拼音 [záo]
部首 總筆畫12
筆順丨丨丶ノ一丶ノ一一丨フ丨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鑿)

záo ㄗㄠˊ

 1.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稱“鑿子”。

 2. 穿孔,挖掘:~孔。~井。~通。

 3. 器物上的孔,是容納枘(榫頭)的。

 4. 明確,真實(shí):~~。證據(jù)確~。

詳細(xì)解析

詳細(xì)字義

鑿 záo

〈動(dòng)〉

(1) (形聲。從金,鑿( zuò)省聲。從金,表示與金屬制品有關(guān)。本義:凡穿物使通都稱鑿)

(2) 同本義 [cut a hole;chisel or dig]

鑿,穿木也。——《說文》

重木刊鑿之。——《儀禮·士喪禮》

皆是水鑿之穴。(鑿,這里是沖刷的意思。)——宋· 沈括《夢(mèng)溪筆談》

(3) 又如:鑿巾(在覆蓋死者臉部的巾上,正對(duì)口部的位置,剪開一通孔);鑿穴(開造洞穴)

(4) 挖掘;開鑿 [dig]

鑿地為坎。——《漢書·李廣蘇建傳》

水鑿之穴。——宋· 沈括《夢(mèng)溪筆談》

水鑿之處。

千錘萬鑿出深山。——明· 于謙《石灰吟》

(5) 又如:鑿溉(開渠灌溉);鑿龍(開鑿龍門。指大禹治水,鑿龍門以導(dǎo)流);鑿飲(掘井而飲)

(6) 開通 [open up]

然張騫鑿空,其后使往者皆稱 博望侯。——《史記·張騫列傳》

(7) 穿鑿附會(huì) [give strained interpretations and draw far fetched analogies]

所惡于智者,為其鑿也。——《孟子·離婁下》

(8) 又如:鑿說(穿鑿附會(huì)之說);鑿脫(穿鑿附會(huì)造成失誤);鑿言(穿鑿附會(huì)地說)

(9) 戳,用手指頭猛地一推 [jab]

那婆子揪住鄆哥,鑿上兩個(gè)栗暴。——《水滸全傳》

(10) 舂米使之精白 [polish]

粢食不鑿,昭其儉也。——《左傳·桓公二年》

(11) 又如:鑿八(指搗米一石,可得八斗)

(12) 引申為沖刷 [wash]

如大小龍湫、水簾、初月谷之類,皆是水鑿之穴。——《夢(mèng)溪筆談》

(13) 敲擊,捶打 [beat;strick]

(14) 又如:鑿得生疼;鑿了三下

詞性變化

鑿 záo

〈名〉

(1) 鑿子 [chisel]

其次用鉆鑿。——《漢書·刑法志》

鑿齒持盾。——《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

釋椎鑿而上。——《莊子·天道》

(2) 又如:平鑿;圓弧鑿;菱形鑿

(3) 古代用以施行黥刑的刑具。因指黥刑 [ancient punishment of tattooing the face]

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鋸制焉,繩墨殺焉,椎鑿決焉。——《莊子》

(4) [耳鼻口目等]孔竅 [aperture]。如:鑿眼(眼線)

鑿的同音字
鑿?fù)渴?/span>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五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美国亚洲电影 | 亚洲性爱在线网站 | 特黄V片欧美高清在线 | 熟女制服丝袜另类中文字幕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