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粥
zhōu ㄓㄡˉ
1. 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質食品:小米~。
2. 像粥的東西:泥~。亂成一鍋~。
其它字義
● 粥
yù ㄩˋ
1. 古同“育”,生養。
2. 古同“鬻”,賣。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粥 yù
〈動〉
(1) 同“鬻”。賣 [sell]
則使其賈粥之。——《周禮·巫馬》
不粥祭器。——《禮記·曲禮下》
田里不粥。——《禮記·王制》
(2) 又
戎器不粥于市。
(3) 又如:粥畫(賣畫的)
(4) 養育 [bring up]
初俊羔助厥母粥。俊也者大也,粥也者養也。——《大戴禮記》
(5) 嫁出 [marry off]
請粥庶弟之母。——《禮記》。鄭玄注:“粥,謂嫁之也。”
(6) 另見 zhōu
基本詞義
◎ 粥 zhōu
〈名〉
(1) (形聲。字本作“鬻”。從鬻(古文“鬲”字),米聲。鬲,古烹飪器。本義:稀飯) 同本義 [gruel;porridge;congee]
粥,驙也。——《廣雅》
驙粥之食。——《禮記·檀弓》。疏:“厚曰驙,稀曰粥。”
崇為客作豆粥。——《晉書·石崇傳》
恃粥耳。——《戰國策·趙策》
粥以糊口。——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2) 又如:粥飯僧(只吃粥飯而不努力修行的僧人);粥鼓(謂僧寺集眾食粥時擊鼓);弱餳(甜粥)
詞性變化
◎ 粥 zhōu
〈形〉
(1) 柔弱的樣子 [delicate]。如:粥粥(柔弱無能的樣子。又指雞相呼聲)
(2) 另見 y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