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拼音 [xiè] [yì]
部首 總筆畫8
筆順丶丶一一丨丨一フ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xiè ㄒㄧㄝˋ

 1. 液體或氣體排出:排~。~洪。~瀉。

 2. 漏,露:~勁。~露。~漏。~密。

 3. 盡量發出(情緒、情欲等):~憤。~恨。發~。

其它字義

yì ㄧˋ

 ◎ 〔~~〕a.緩飛的樣子,如“雄雉于飛,~~其羽”;b.閑散自得,如“十畝外兮,桑者~~兮”;c.弛緩的樣子,如“天之方噘,無然~~”。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洩 xiè

〈動〉

(1) (形聲。從水,世聲。本義:泄水。在江西)

(2) 假借為“歇”。發泄;發散 [divulge;give away;let out]

運物之泄也。——《莊子·山木》。司馬注:“發也。”

窮岫泄云。——左思《魏都賦》。注:“猶出也。”

宗氣泄也。——《素問·平人氣象論》。注:“謂發泄也。”

精泄于目。——《淮南子·本經》

惠此中國,俾民憂泄。——《詩·大雅·民勞》

蓄泄數千載。——李白《歷陽壯士勤將軍名思齊歌》

(3) 又如:泄宣(宣泄,宣露);泄冤(表白或洗雪冤屈);泄寫(宣泄,傾吐。寫,同“瀉”)

(4) 排出 [discharge;release;drain]

振河海而不洩。——《禮記·中庸》

瀉出于兩峰之間。——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5) 又如:泄洪;泄水道;泄水壩;泄水閘

(6) 腹瀉 [have diarrhoea]

金郁泄之。——《素問·六元正經大論》。注:“謂滲泄也。”

(7) 又如:泄溺(大小便);泄下(水瀉,腹瀉);泄利(泄痢。水瀉;痢疾。利,通“痢”);泄注(腹瀉);泄藥(泄劑。瀉藥)

(8) 泄漏;泄露 [leak]

言若泄臣不獲死。——《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陰重不泄。——《史記·萬石張叔傳》

(9) 又如:泄了陶(露了底);泄口(謂言語泄露);泄風(泄漏消息)

(10) 物體由孔穴或縫中滴下、透出或掉出 [drop]

落淚便如瀉。——《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11) 又如:泄涕(猶流淚)

(12) 混雜 [mix]。如:泄用(混合);泄橫(紛雜飛散)

(13) 通“殜”。狎侮;輕慢 [neglect]

武王不泄邇,不忘遠。——《孟子·離婁下》

憍泄者,人之殃也。——《荀子·榮辱》

(14) 又如:泄慢(輕慢);泄瀆(輕慢,褻瀆)

詞性變化

xiè

〈名〉

(1) 病癥名 [diarrhoea]。如:泄風(中醫病癥名)。

(2) 指風邪久入腠理間,以致出現汗泄不止、口干、身痛的病癥

(3) 皮膚長小疙瘩并有瘙癢的病癥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操国产视频91 | 中国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 午夜精品第一区偷拍盗摄 | 色五月婷婷导航在线观看 | 日本丝袜国产亚洲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