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檄
xí ㄒㄧˊ
◎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聲討的文書:“此臣之所謂傳~而千里定者也”!。羽~!疲ㄎ捏w名,“檄文”與“移文”的合稱。檄文多用于聲討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曉喻或責備)。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檄 xí
〈名〉
(1) (形聲。本義:檄文)
(2) 同本義 [a call to arms in ancient times]
太祖得書,便命移檄!队⒘覀鳌
制府檄下!巍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設意修詞(“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征召、曉喻或聲討的文書)。——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奉檄守御!濉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傳檄(傳布檄文);羽檄(上插鳥羽的古代征兵軍書)
(4) 泛指信函 [letter]
使君子年善?來檄可求。——王安石《寄丁中允》
詞性變化
◎ 檄 xí
〈動〉
(1) 用檄文曉諭或聲討 [announce]
按察司行文檄了知縣去!度辶滞馐贰
檄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顧終不成!斞浮秹灐つα_詩力說》
(2) 又如:檄調(行檄調動);檄委(用檄文曉諭、托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