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僮
tóng ㄊㄨㄥˊ
1. 封建時代受奴役的未成年人:書~!汀
2. 古同“童”。
其它字義
● 僮
zhuàng ㄓㄨㄤˋ
◎ 〔~族〕中國少數民族,今改作“壯族”。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僮 tóng
〈名〉
(1) (形聲。從人,童聲。本義:未成年的人)
(2) 同本義 [young]
僮,未冠也!墩f文》。按:“十九以下,八歲以上也!
僮子備官,而未之聞邪!秶Z·魯語》
為兩郎僮。——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孰若為一郎僮耶。
與其殺是僮。
不當為僮。
(3) 又如:僮子(童子。指未成年的人);僮女(童女,少女);僮男(童男,少年);僮兒(男孩);僮謠(即童謠)
(4) 奴婢 [servant]
而卓王孫家僮數百人!妒酚洝に抉R相如傳》
今民賣僮者!稘h書·賈誼傳》
(5) 又如:僮使(奴婢);僮奴(奴仆);僮史(仆隸);僮役(仆役);僮牧(猶僮仆);僮指(稱僮仆,奴婢);僮客(奴仆);僮娃(指童婢)
詞性變化
◎ 僮 tóng
〈形〉
(1) 無知 [ignorant]
僮昏不可使謀!秶Z·晉語》
(2) 又如:僮昏(昏憒無知。亦指昏憒無知的人);僮蒙(昏昧不明事理)
(3) 低賤 [humble]。如:僮婦(泛稱平民婦女);僮夫(猶言匹夫。指平民男子);僮訟(指民事訴訟)
基本詞義
◎ 僮 zhuàng
〈名〉
(1) 中國少數民族壯族的“壯”的原字,1965年改“僮”為“壯”[Zhuang nationality]
(2) 另見 tó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