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膿
(膿)
nóng ㄋㄨㄥˊ
◎ 瘡口流出來的黃白色汁液,是死亡的白血球、細菌及脂肪等的混合物:~包。~胸。~腫。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膿
膿 nóng
〈名〉
(1) (形聲。從肉,農聲。本義:從瘡口流出的黃綠色粘液) 同本義 [pus]
膿血流離。——《聊齋志異·促織》
(2) 又如:膿血(膿和血的混合物);膿團(膿包。身體局部組織化膿時因膿液積聚而形成的隆起物)
詞性變化
◎ 膿
膿 nóng
〈動〉
腐爛 [decompose]
稻苗長七八寸,陳草復起,以鐮水芟之,草悉膿死。——《齊民要術》
◎ 膿
膿 nóng
〈形〉
(1) 肥碩 [fat]
玄熊素膚,肥豢膿肌。——《文選·曹植·七啟八首》
(2) 同“醲”。濃厚。特指濃烈的酒 [strong]
甘脆肥膿,命之腐腸之藥。——漢· 枚乘《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