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簸
bò ㄅㄛˋ
◎ 〔~箕〕?揚糠除穢、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條或鐵皮制成,三面有邊沿,一面敞口;?簸箕形的指紋(“箕”均讀輕聲)。
其它字義
● 簸
bǒ ㄅㄛˇ
1. 用簸箕顛動米糧,揚去糠秕和灰塵:~谷。
2. 顛動搖晃:顛~。~蕩。~動。~弄。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簸 bǒ
〈動〉
(1) (形聲。從箕,皮聲。本義:用簸箕盛糧食等上下顛動,揚去糠粃塵土等物)
(2) 同本義 [winnow]
簸,揚米去糠也。——《說文》
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詩·小雅·大東》
或舂或揄,或簸或蹂。——《詩·大雅·生民》
(3) 又如:簸秕,簸揚糠秕(揚米去糠,糠在米上);簸籮(盛物的竹筐)
(4) 搖動;顛動 [jolt]
宮殿擺簸。——唐· 李朝威《柳毅傳》
(5) 又如:顛簸;簸行(搖擺不定的步行)
(6) 另見 bò
基本詞義
◎ 簸 bò
另見 bǒ
字形






字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