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眠
mián ㄇㄧㄢˊ
1. 睡覺:安~。長~。失~。
2. 某些動物一定時期內(nèi)像睡眠那樣不食不動:初~。冬~。
3. 倒臥:一日三~三起。
4. 橫放:“~琴綠陰”。
詳細(xì)解析
詳細(xì)字義
◎ 眠
瞑 mián
〈動〉
(1) (形聲。從目,民聲。本義:閉上眼睛)
(2) 同本義 [close ones eyes]
眠,寐也。——《玉篇》
吾子有疾,雖不能省視,而竟夕不眠。——《后漢書·第五倫傳》
致命于帝,然后得眠些。——《楚辭·招魂》
余峨之山有獸焉,見人則眠。——《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齋志異·狼》
(3) 睡覺 [sleep]
不眠憂戰(zhàn)伐。——杜甫《宿江邊閣》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4) 又如:不眠之夜;失眠(夜間睡不著);安眠(安穩(wěn)地熟睡);眠食(睡眠和飲食)
(5) 橫臥;平放 [lie]
眠琴綠陰,上有飛瀑。——司空圖《詩品》
(6) 又如:眠桅(橫倒桅桿);眠倒(橫倒;放下)
(7) 草木偃伏 [fall]。如:眠芊(猶芊眠;草木茂密幽深貌)
(8) 某些動物的一種生理狀態(tài),在一段時間內(nèi)不食不動 [dormancy]。如:蠶眠;冬眠(某些動物對不利生活條件的一種適應(yīng));眠蠶(蛻皮時進(jìn)入休眠狀態(tài)的蠶)
(9) 用藥后的中毒反應(yīng) [anesthesia]。如:眠眩(服藥或敷藥后的中毒反應(yīng));眠藥(麻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