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講座主持詞
文化交流講座能夠使我們深受啟發,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主持詞,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文化交流講座主持詞一
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新年伊始,萬物復蘇,在這春光明睸的大好日子,我們十分榮幸地邀請到了:xx省中華傳統美德xx講堂組委會主任、x市著名心理專家、高級心理咨詢師、心理咨詢師培訓師、高級音樂治療師、家庭指導師、x廣播電視心理訪談節目做客嘉賓陸老師到我局給我們作《中國傳統文化專題講座》。陸老師多年潛心于中華傳統文化、心理學、音樂等學習研究,多年志立于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宣傳,心理咨詢與社會救助等工作,從理論上為社會大眾授業解惑、從心理上為問題群體排障釋難,讓不少人在迷茫中看到希望,在困惑中走向新生。近期。陸老師已在曲靖及周邊地區開辦過7場專題講座,深得社會各界的歡迎和好評,今天陸老師以自己搏愛善良的情懷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前來我局為我們進行“講責任、重奉獻、懷感恩”的專題傳統文化講座,機會難得、時間寶貴,請大家檢查自己的手機,一律關閉或調至振動撼動賣狀態,認真聽、認真記,確保學有所獲。下面就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陸老師給我們講課。
同志們:
千年的風吹散了千年的往事,千年的水沖走了千年的記憶,但歷史的印記,文化的傳統,卻注定要烙在中華民族的生命里。
當我們沉迷于《詩經》紫薇的那一句“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是否知道樂府里那句“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當你口口聲聲喊著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你是否知道它出自于《漢書》中的“修身好古,實事求是”;當你“哈韓”“哈日”,當你迷戀日本動漫,韓國電視劇,你是否知道《山海經》里的神話故事,是否知道昆曲的歷史,知道十二木卡姆的聲音……
傳統文化的美,在于它的.歷史,它是先人們的精神積淀,是千百年來的傳承。
古語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反思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之所以能夠傳承至今,中華民族歷今磨難之所以至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的一條,就是我們世世代代中華兒女的血液里,始終流淌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脈。以儒家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立國之本。當前孫子學院開設于世界各地,傳統文化學習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不論何時何地舉辦的中華傳統文化講座且不說講壇上各位老師的講課有多么的精彩,單就說參加聽講的人那么多,會場秩序那么井然,義工服務那么周到熱情,反響那么熱烈,就充分說明了廣大人民群眾是多么的強烈呼喚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
我此次聽了陸老師的講座之后深受啟發,深受教育,深受感染。在長達兩天的講座中陸老師聲音宏亮,義正詞嚴,聲情并茂,神采飛揚,這么長的時間靠什么支撐?我認為,第一來源于于陸老師對中華民族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的深情敬畏,第二來源于于陸老師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第三來源于于陸老師身上所展示出來的那一種天地正氣和浩然正氣。這些我想就是于陸老師多年來不遺余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力量所在。
請各位結合此次講座所學,認真思、仔細想,敬畏自己的職業、敬畏自己的家人、敬畏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常思己過,重責任、講奉獻、懷感恩,秉持義不容辭勇于擔當的道義,純正人生、有為社會。
最后,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再次向陸老師表示我們最崇高的敬意,最誠摯的謝意!
謝謝大家!
文化交流講座主持詞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歡迎來到文學院“投稿須知”與“論文寫作”交流座談會現場,我是主持人宋夢懷,也是目前文學院研會學術部部長,很高興能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夜晚與大家相聚。或許在座的各位還不知曉,今晚的座談會是咱文學院研會自改選以來學術部舉辦的第一次活動,所以此刻的我,看著座無虛席的報告廳內心是忐忑與激動的。感謝在座的每一位能夠支持并參與我們的活動,同時感謝學院給我們提供一個這么好的交流平臺,讓同學們能夠進一步了解論文寫作方面的知識。下面請允許我介紹今天為我們做講座的嘉賓—從咱文學院走出去的學長兼老師王雪松老師。
王雪松老師,2008年華中師范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畢業,2011年華中師范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畢業。現為《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以及《華中人文論叢》編輯。
下面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王雪松老師。
(王老師演講環節)
感謝王老師的精彩闡述,相信同學們對于投稿以及論文寫作方面的很多問題已經豁然開朗了,如果仍有疑慮接下來便是機會。下面我們進入提問環節。由于時間關系,我們的提問環節只能持續30分鐘,所以希望同學們能夠好好珍惜這次機會,提的問題盡量簡潔明了。
(學生提問環節)
由于時間關系,很遺憾不能讓每位同學的問題都得到解答。大家如果還有什么疑問的話可以在活動結束后與王老師進行深入的交流,他也會很樂意為大家解答的。
在座的許多同學之前肯定一直對投稿以及論文寫作方面的知識知之甚少或者是疑云重重,聽了王老師的精彩講座,相信大家一定都受益匪淺,基本了解了論文如何投如何寫的問題。我們希望通過這種類型的交流座談會來為廣大同學解疑釋惑,進而為大家以后的論文寫作及發表掃除障礙,使大家的學術道路越走越寬廣。最后,讓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王老師的精彩演講。
好,今天“投稿須知”與“論文寫作”交流座談會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到來~~~謝謝
【文化交流講座主持詞】相關文章:
名家講座主持詞01-12
講座主持詞樣本01-12
學校講座主持詞01-29
安全講座的主持詞01-29
家庭講座主持詞01-27
法制講座主持詞01-22
講座主持詞模板01-22
學術講座的主持詞01-15
講座主持詞匯總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