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編亂造怎么造句
胡編亂造怎么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詞,按照一定的句法規則造出字詞通順、意思完整、符合邏輯的句子。依據現代語文學科特征,可延伸為寫段、作文的基礎,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本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胡編亂造怎么造句,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胡編亂造怎么造句
【詞語】:
胡編亂造
【拼音】:
[hú biān luàn zào]
【解釋】:
說話沒有事實依據、不合情理,是隨口編的,瞎說的。
【造句】:
1、那公司全屬子虛烏有,所謂的創辦計劃是胡編亂造出來的。
2、我不能理解那些胡編亂造卻自稱為新聞記者的人他們的想法。
3、不要把你旳時間浪費在讀那些胡編亂造旳廉價小說上。
4、因為他不知道正確的答案,只好胡編亂造一個答案。
5、我說是瞎話瞎講,以為根本沒有這個事實,純屬胡編亂造。
6、報紙會打印胡編亂造的廢話,而我們要去讀再進行討論。
7、所以你們是惡棍?黑魔法的使用者?我會用胡編亂造的咒語和漏洞百出的邏輯制止你!
8、沒有人相信他胡編亂造的荒誕故事。
9、這個兩萬噸的估計數字,也許只是他們的又一個胡編亂造。
10、你們讓我們感覺自己挺特別,即便你們的那些傳言純屬胡編亂造。
11、給自己胡編亂造一個帥哥美女的自傳。
12、我對他胡編亂造的冒險小說不感興趣。
13、一個個都在那里胡編亂造,無不是東西閑扯瞞天大謊。
14、像當下有些寫家那樣,拿古人當玩偶,胡編亂造,漫言戲說,這是他所不屑的。
15、劇里濟公走到哪里都有兩個美女緊追不舍,胡編亂造!看過濟公傳的都知道,這排的是哪跟哪呀,還是濟公嗎?新浪網友。
16、他們根本不調查,全部聽由崔永財的胡說八道、胡編亂造、胡謅八列、胡謅八扯、沒事實、沒根據的一處演技拙劣的鬧劇。
17、那年頭,某些居心叵測的人出于政治目的,對人和事胡編亂造,致使人妖顛倒、黑白不分。
18、這兩個人寫的詩真有天壤之別。一個是想象豐富,比喻奇妙,一個是東拉西扯,胡編亂造。
19、大部分得分較低的記敘,除了語言貧乏、結構混亂的文章外,往往是那些無病呻吟、胡編亂造、穿靴戴帽的文章。
20、我們要做的事太多,我哪有時間去應對這么多的明槍暗箭。我們是用事實說話的,這樣做事的反而得不到社會的理解,反倒那些捏造事實、胡編亂造的東西有市場,有人相信。這不是我個人的悲哀,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21、這是則假新聞,大家都披露過了,視頻實際上是一個酒店的廣告,故事也胡編亂造的!
22、但即使你可能不相信吸引定律,也還是有一個合理的理由來解釋像你這樣的行為的,這個原因是所謂的網狀激活系統,而不是你所認為的胡編亂造或癡心妄想。
23、但即便是最憤世嫉俗得人暗地里也承認,成功確實存在,成就得意義舉足輕重,而把人得努力說成徒勞無功才真是是胡編亂造。
24、盡管如此,這些文件表明了并非所有的目擊事件和報告都是胡編亂造。
25、有的作品扭曲經典,顛覆歷史;有的作品是非不分,善惡不辨;有的作品搜奇獵艷,低俗不堪;有的作品胡編亂造,脫離現實。
26、再批下去他肯定會說四套房子的事根本不存在的,是他一時激動胡編亂造出來的,不信大家看他下一步的表演。
27、她講時還一再強調,全因小竹疑三惑四,自己迫不得已才會胡編亂造的'。
28、9點開始,在阿鋒的帶領下,記者已經去了3個不同的小區聽了3個業務員的洗腦灌輸——一大堆胡編亂造的行業現象分析加上怎么分錢的數據讓人頭暈腦漲。
拓展
形容“胡編亂造”的成語有什么?
以訛傳訛:
【拼音】yǐ é chuán é
【解釋】以:拿,把;訛:謬誤。指把本來就不正確的話又錯誤地傳出去,越傳越錯。
【出處】宋·俞琰《席上腐談》:“世上相傳女媧補天煉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以訛傳訛。”
【示例】這兩件事雖無考,古往今來,~,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這些古跡來以惑愚人。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一回
胡言亂語:
【拼音】hú yán luàn yǔ
【解 釋】 指沒有根據,不符實際的瞎說,或說胡話。
【出 處】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你則管哩便胡言亂語,將我廝花白。”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六:“這二老漢,各人好與三十棒。何故?一個說長說短,一個胡言亂語。雖然如是,且放過一著。”
【用 法】 聯合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貶義,形容說話沒根據
血口噴人:
【拼 音】xuè kǒu pēn rén
【解 釋】比喻用惡毒的話污蔑或辱罵別人。
【出 處】宋·曉瑩《羅湖野錄》卷二:“含血噴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頭狂走。”
【示 例】她鎮靜起來,從炕上摸起一件上衣往身上披,用生硬的口吻說:“你別~!你,你不安好心……” ◎馮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信口雌黃:
【拼音】xìn kǒu cí huáng
【解釋】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用 。指說話隨便反義詞信而有征、 言之鑿鑿。
【出處】晉· 孫盛《晉陽秋》
胡說八道:
【拼音】hú shuō bā dào
【釋義】沒有根據或沒有道理地瞎說。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秘魔巖主擎個義兒,胡說亂道,遂將一摑成齏粉,散在十方世界。”
【示例】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八回:“你那曾見《素問》、《難經》、《本草》、《脈訣》,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這等胡說八道,會什么懸絲診脈!”
信口開河:
【拼音】xìn kǒu kāi hé
【解釋】比喻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說話時嘴唇張合。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當一個信口開河知。”
【示 例】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九回:“村老老是信口開河,情哥哥偏尋根究底。”
口不擇言:
【拼音】 kǒu bù zé yán
【解釋】:指情急時說話不能正確用詞表達或指說話隨便。
【來源】:《北史·魏艾陵伯子華傳》:“性甚褊急,當其急也,口不擇言,手自捶擊。”
【例句】:周近他居然這樣~,他怎么能這樣說!
顛三倒四:
【發音】diān sān dǎo sì
【釋義】形容次序錯亂,沒有條理。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四回:“一日拜三次,連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顛三倒四,坐臥不安。”
【例句】巴金 《談我的散文》:“這就是說,它不是~的胡說。”
天花亂墜:
【拼音】tiān huā luàn zhuì
【釋義】墜:落下來;是佛教的一個傳說,指梁武帝時云光法師講經,感動上天,天花紛紛落下。之后用來形容人說話巧妙動聽,但虛妄、空洞不著邊際。
一簧兩舌:
【拼音】yī huáng liǎng shé
【釋義】兩舌: 1.言語反復,前后不一。 2.毀譽,兩種評價不一。 3.搬弄是非;挑撥離間。比喻胡言亂語。
【出處】漢·焦延壽《易林》卷十三:“一簧兩舌,妄言諂語。”
【胡編亂造怎么造句】相關文章:
胡編亂造造句09-24
彎曲怎么造句-造句04-07
卻怎么造句12-24
年深月久怎么怎么造句12-10
紛紛怎么造句01-31
廬山怎么造句02-03
炫耀怎么造句03-24
如同怎么造句02-01
光景怎么造句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