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文解釋及造句
造句是作文的起步,它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我們應該如何造句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駢文解釋及造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駢文拼音
【注音】: pian wen
駢文解釋
【意思】:用駢體寫的文章。
駢文造句:
1、在現今流行的文學認知中,賦與駢文大都是被作為散文對待的,筆者對此提出異議。
2、初唐駢文繼承了六朝駢文余緒,又有新時代的特點。
3、后來,南宋的駢文創作或多或少都受他的影響,且在藝術上再也沒有更大的突破。
4、在唐代,駢文幾經變革,三十六體即是繼中唐古文運動之后駢文領域出現的一次重大變革。
5、書院的文學教學有明顯的樸學傾向,注重駢文教學,對學生樸學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6、第二章對阮元的文藝思想與文學主張進行了論述,主要討論他的駢文理論與詩歌理論。
7、宋四六是駢文在宋代進一步定型化后所獲得的專稱。
8、從文體的原生性和發展性來看,駢賦、律賦和駢文為動態而不是靜止關系,不同時代兩者的關系不同;
9、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漢語詞匯本身的雙音化發展外,我們認為主要是受駢文和佛經的影響。
10、當然,更不是那種古代的散文——除去韻文駢文之外的一切文章。
11、六言對句是辭賦在吸取楚辭句法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是駢文的重要構件。
12、他不僅以駢文聞名,其詩歌創作也很受時人的重視。
13、判是盛行唐代官場,用四六駢文書寫的司法文書,也是應試考生科舉及第之后、授官之前“覆其吏事”的重要科目。
14、這些成績主要體現在總論、詩歌、文藝理論、小說及辭賦駢文、文集研究五方面。
15、而其詩文不同點存在的原因則因為詩歌和駢文文體本身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其基本特征不同,寫作要求也不同;
16、正是民間普遍存在的駢偶觀念才導致了駢文的生成。
17、但是,駢文主要作為一種書面雅文學存在,其自身的發展變化和語言的變化并不一致。
18、駢文的一切形式特征,都是透過語言來展現的。駢文是漢語獨特性的產物,是漢語文學運用的典型文體。
19、駢文于劉宋時期,首開大量用典之風,這在駢文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拓展:駢文的形成:
中國的散文從漢代到六朝,出現了“文”、“筆”的對立。所謂“文”,就是專尚辭藻華麗,受字句和聲律約束的駢文。所謂“筆”,就是專以達意明快為主,不受字句和聲律約束的散文。
文筆分裂后,駢文就成為和散文相對舉的一種文體。
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運動以后,稍告衰落。在元明兩代成為絕響。至清初,作者接踵而起,以清末王運為最后一個作家。
【駢文解釋及造句】相關文章:
翻地解釋及造句12-14
漂亮解釋及造句06-05
云霞拼音解釋及造句12-15
勻稱的解釋及造句03-17
織機的解釋及造句12-15
增訂的解釋及造句12-15
爭論的解釋及造句12-14
枝椏的解釋及造句12-14
正方的解釋及造句12-14
帳單拼音解釋及造句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