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山中訪友課文原文

時間:2023-07-24 12:30:41 澤彪 課文 我要投稿

山中訪友課文原文

  《山中訪友》是著名散文家李漢榮先生發表于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一篇杰作。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山中訪友課文原文,歡迎閱讀參考!

  《山中訪友

  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zhī)子花的氣息。早晨,好清爽!

  不坐車,不邀游伴,也不帶什么禮物,就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你弓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

  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青翠,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我的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樹。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gǔ)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么有氣勢。你好,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著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潔白的身影,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喂,淘氣的云雀,嘰嘰喳喳地在談些什么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撿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xiù)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葉,細數精致的紋理,我看到了它蘊含的生命的奧秘,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聽見時間隆隆的回聲。

  忽然,雷陣雨來了,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醉酒的詩人在云頭吟詠。滿世界都是雨,頭頂的巖石像為我撐起的巨傘。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雨停了。幽谷里傳出幾聲犬(quǎn)吠,云嶺上掠過一群歸鳥。我該回家了。我輕輕地揮手,告別山里的朋友,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還帶回一路月色。

  詞語解釋:

  幽徑:隱蔽、僻靜的小路。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滅:水波忽明忽暗的樣子。

  唱和:一個人做了詩或詞,別的人相應作答。

  津津樂道:很感興趣地談論。

  吟詠:“詠”的基本意思是指有節奏地誦讀詩文。“吟”往往跟“詠”連在一起,含義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古人有一說,動聲叫吟,長言叫詠。

  梔子花: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子對生,長橢圓形,有光澤,花大,白色,有強烈的香氣,果實倒卵形。花供觀賞。梔子花開在初夏,所以說“梔子花的氣息”間接地點明了作者訪友的時間是初夏。

  歲月悠悠:年月久遠,也可說成“悠悠歲月”。

  俠客:舊時指有武藝、講義氣、肯舍己助人的人。

  別有深意:另有一種深刻的含義。別:另外。

  奧秘:奧妙神秘。

  蘊含:話語中有很深的奧秘。

  清爽:清潔涼爽;輕松爽快;整潔。干凈;清楚,明白;清淡爽口。

  瀑布:從山壁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遠看好像掛著的白布。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湛藍:深藍。

  禪心:佛教中指清靜,沒有雜念的心境。

  作品賞析: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抒情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在敘述方式上,本文獨具匠心。題目《山中訪友》給人的感覺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尋訪一位朋友,但讀到文章的第3段時,讀者便會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要訪的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瀑布、懸崖、白云、云雀、落花、落葉、石頭、雷陣雨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這樣的方式敘述,使讀者也進到畫面中,進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于是更加感到親切。作者根據表達的需要,還恰當地變換敘述人稱,對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時用第三人稱敘述,有時感情強烈了又以第二人稱稱呼,從而使情感表達得更加充分。

  本文想像豐富、新奇,充滿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如:“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株樹,腳長出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呼吸地層深處的元氣,我的頭發長成樹冠,我的手變成樹枝,我的思想變成樹汁,在年輪里旋轉、流淌,最后長出樹籽,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作者把自己想像為一株樹,使樹與“我”融為一體。又如:“你好呀,懸崖爺爺!高高的額頭,刻著玄奧的智慧,深深的峽谷漾著清澈的禪心,抬頭望你,我就想起了歷代的隱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無言的禪者,云霧攜來一卷卷天書,可是出自你的手筆?”想像中,懸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見,想像使景物栩栩如生,靈氣飛揚,也使文筆生動活潑,如溪水暢流,不時激起美麗的浪花。讀這篇文章,絕不會有呆板、陳腐的感覺,你會時時為作者的童心所打動,時時為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過語言文字,看看那充滿詩意的畫面,你就會進入作者所描繪的“童話般的世界”。擁有想象力,語言運用了擬人與比喻手法,富有節奏感,顯現出山中景色的美好。

  句子解析:

  ①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

  “撞了個滿懷”,形象地寫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曠神怡的和風中的那種感覺。因為風中含著“露水”,所以特別滋潤心脾;也因為風中含著梔子花的氣息,所以在滋潤中還帶著一絲甜蜜。這“走出門”后給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尋常,說明了作者對“山中訪友”之行充滿了喜悅的好心情。同時,也間接地點明山中訪友是在初夏的一個早晨。

  ②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

  “德高望重”多用來形容受尊敬的老者,但作者用它來稱呼老橋,讓我們感受到了橋的年代之久遠。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③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鳥兒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喚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閃亮,而是在“與我交換眼神”。一聲“呼喚”,一個“眼神”,這種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間的默契和情誼。

  ④我的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樹。我腳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這是作者走進樹林,靠在一棵樹上產生的聯想。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一體。這是多么奇妙的一種境界!從這些聯想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樹之間的那種“知己”情誼,那種走進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⑤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

  這一組句子是寫“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內容一致,結構相似,是一組排比句,同時運用擬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間的那種深厚情誼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采用第二人稱,讀來倍感親切、熱情。

  ⑥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聽見時間隆隆的回聲。

  這句中,“它們”指的是落花和落葉,“儀式”指的是落花、落葉從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過程。時間雖然短暫,卻有深意。因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大自然就這樣在循環中生生不息,于是便引出了“捧起一塊石頭……”這一層,因為石頭就是由火山爆發的巖漿凝結而成,在普通的石頭身上也有著大自然輪回變化、生生不息的足印,所以從石頭的輕輕敲擊中可以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聽見時間隆隆的回聲”。從“一朵落花”“一片落葉”“一塊石頭”中,作者感受到了時間的變遷,生命的輪回。可見,作者是用心在感受。

  ⑦雨停了。幽谷里傳出幾聲犬吠,云嶺上掠過一群歸鳥。我也該回家了。于是,我輕輕地揮手,告別了山里的眾朋友,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順便還帶回一路月色……

  此句言辭優美,作者帶著與這些大自然的朋友相處來感到的新奇,愉悅回家,感受到朋友的真諦,滿懷收獲的離開。

  ⑧你好呀,懸崖爺爺!高高的額頭,刻著玄奧的智慧,深深的峽谷,漾著清澈的禪心,抬頭望你,我就想起了歷代的隱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無言的禪者,云霧攜來一卷卷天書,可是出自你的手筆?

  這句話中,作者把陡峭的懸崖比喻成挺拔的巨人,這里蘊涵著作者景仰的思想感情;把陡峭的懸崖想像成一位智者,這樣的想像使我們感受到在作者的眼中,山中的一切景物都是那么栩栩如生,富有靈氣。

  原文解析:

  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歲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唯有你堅持著,你那從不改變的姿態,讓我看到了一種古老而堅韌的靈魂。

  “歲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指歲月就像流過的河水,過去了就再也沒有了,感嘆時光的匆匆,要珍惜時間。

  ②走進這片樹林,每一株樹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著青翠的手勢。有許多鳥喚我的名字,有許多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通過擬人的手法,生動地寫出了作者與大自然之間仿佛是心有靈犀,默契無懈可見,作者細心地能夠感覺到大自然的聲音,太有靈性了!

  ③忽然下起雷陣雨,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喝醉了酒的詩人在云頭朗誦,又感動人又有些嚇人。

  此處的比喻用的十分詼諧,既把雷陣雨的氣勢渲染得淋漓盡致,又把雷陣雨分為“粗獷”和“文雅”的。間接寫出時間在初夏,因為雷陣雨只有在初夏和夏天有。

  《山中訪友》反思:

  《山中訪友》這么一篇富有想像力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拜訪“山中的朋友”,與“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本課的描寫真美,我被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深深的感動,在作者的眼里,山中的一切都是他的朋友,正因為作者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體味廣闊的大自然,才會產生那樣的感情吧!教學本課,我從以下幾個詞中作了重點突破,效果感覺不錯。

  1、“撞”出“好心情”。

  出示第一自然段:“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早晨,好清爽!”請同學們小聲地讀兩遍,讀后說說哪個字首先跳入你的眼簾?這個字讓你感受到了什么?(“撞”字。感受到一份驚喜、一份意外)。指名說,指名讀,感受作者的好心情。

  2、體會“德高望重”

  第三自然段重點體會作者對古橋的贊美和敬佩。我主要抓住“德高望重”這個詞,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古橋的德高望重?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體會:①“站了幾百年”,讓他們體會到具有像老橋這樣默默奉獻的人才稱得上“德高望重”。②“多少”這詞可以看出老橋為人們做了很多好事,進一步讓學生想象一下他都做了哪些好事。這樣為大家服務的人才稱得上“德高望重”。③“弓著腰”、“俯身”,讓學生想象,悠悠歲月,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老橋依然如故,只有老橋這樣堅韌不拔地弓著腰、俯著身為人類服務著,像這樣的人才稱得上“德高望重”……經過多次指導朗讀,學生發自內心的贊美老橋,讀出對老橋的敬佩之情。從中也感受正是老橋默默無聞為大家服務的好品質,讓作者一擁有份好心情。

  3、“知己”

  第四自然段我主要抓住“知己”這個詞來展開教學,學生會從“呼喚”、“交換眼神”、“望”這些詞中深刻感受到了作者和鳥兒、露珠、樹木之間確實是知己了,然后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在讀中學生又一次感受作者和朋友間心心相通、心心相印等,為下文的感悟做好了鋪墊。

  自然的美讓作者擁有了一份好心情,對課文的充分理解也是我們的課堂有了好氛圍。在這樣的訓練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升。講完課文,我布置了一篇寫景的文章,讓仿照課文的寫作方法展開想象寫出自己的感受。有點遺憾的是學生的想象力還沒能充分調動,有點拘謹,仿寫的訓練還沒有做到位。但我想,只要敢于寫,勤于寫,用心寫,一定會有所進步的,在以后的教學中會多練習寫作,走進學生發現學生的寫作層次,更好的引導學生,學生的作文水平一定會逐步提高。

  翻到這篇教材時,反復閱讀了好幾次,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我覺得這篇神話故事做完一篇單元結尾的略讀課文,最主要的是讓學生體會神話的神奇及夸父追求太陽表現的執著精神值得大家崇敬學習。有了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因此我把本篇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有所感受。

  2、細讀課文,從讀夸父的神奇到感受夸父為追求光明,實現愿望的決心和意志。

  上完整堂課后,對課堂中印象較深的是:提問課文中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了神奇呢?請同桌合作學習2——4小節,劃出句子好好讀讀。學生的反映很是積極,桌桌兩個小腦袋湊到了一起,在匯報交流時學生表現得很優秀,大部分學生都能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從某些句子中體會到的神奇在哪?如:我體會到了夸父的腿很長,我們平常人不可能跑那么快。我體會到了夸父的手特別長,他都能夠得著太陽。我體會到了夸父很能喝水,如果讓我們去喝,我們一瓶水都要喝個老半天,而夸父咕嘟咕嘟一下子就把兩條河的水喝干了……簡直就是太神奇了。這一教學環節,每個學生都很吃驚地讀著,聽著同學老師嘴里說出的不可思議的感受,每個學生幾乎都是瞪大眼睛讀著夸父的神奇。看來目標讓生體會神話故事的夸張、神奇、豐富的想像力的目標算是達成了。

【山中訪友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山中訪友》課文原文07-30

人教版《山中訪友》課文原文08-01

語文《山中訪友》課文原文01-17

山中訪友課文原文是什么?11-11

小學語文《山中訪友》課文原文08-22

山中訪友課文解析01-15

《山中訪友》課文解析及答案01-18

《山中訪友》課文主要內容02-18

六年級語文《山中訪友》課文原文08-0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四月开心色房播播手机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日韩中文字幕另类 | 五月婷婷国产在线 | 亚洲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