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累與運用(32分)
1.下面加橫線的字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陶冶(zhì) 伶仃(dīng) 瑟(shè)縮 苦心孤詣(yì)
B、輟(chuò)學 蹣(pán)跚 浩瀚 (hàn) 猝(cù)不及防
C、絢(xùn)麗 冗(rǒng)長 哽咽(yàn) 乳臭(xiù)未干
D、嘈(záo)雜 誹(fěi)謗 水滸 ( wǔ) 如醉如癡(chī)
2.下面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2分)
A、炫耀 真摯 撰文 嶄露頭角
B、憧憬 落漠 懸念 指高氣揚
C、執著 潦亮 溫馨 消聲匿跡
D、寬怒 憔悴 寂寥 言簡意該
3、下列句中加橫線的詞語解釋沒有結合句意的一項是( )(2分)
A.母親是個好勞動。(喜好勞動)
B.這兩個被嘲笑的人,盛氣凌人而來,又被我那微不足道的小玩笑激怒而去。(傲慢的氣勢逼人)
C.我對他的拉奏望洋興嘆,始終學他不來。(比喻做事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D.讓許多人費解的是,在這四壁空空的家里,我居然也能順利的長大。(不好懂,不容易理解。)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 ) (2分)
A.為了避免今后不再發生類似的錯誤,我們必須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
B.他具備了三好學生的水平。
C.人民解放軍保護了群眾的生命財產的安全。
D.中國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美好.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兩彈元勛鄧稼先》是一篇人物通訊,表現了鄧稼先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愿做無名英雄;
B、《我的老師》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
C、北朝民歌《木蘭詩》和《孔雀東南飛》合稱為“樂府雙璧”;
D、《世說新語》是南宋文學家劉義慶寫的古代筆記小說集。
6、下列有關四大名著的知識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水滸傳》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施耐庵 元末明初
B、《紅樓夢》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曹雪芹 清代
C、《西游記》 孫悟空三借芭蕉扇 蒲松齡 明末清初
D、《三國演義》宴桃園豪杰三結義 羅貫中 元末明初
7、按要求默寫填空。(每空1分,共8分)
①《論語六則》中論述學與思關系的句子是: , 。
②《木蘭詩》中夸張地描寫木蘭矯健雄姿的句子是: , 。
③ ,卻話巴山夜雨時。
④ 海內存知己, 。
⑤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 。
8、考試結束不久,你作為學校廣播站一名小記者去采訪一位英語考滿分的同學,原先設想的問題是:“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輔導你學英語的能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場,你發現這個問題不合適,就改變了原先設想的問題。 (4分)
(1)原先設想的問題不合適的原因是:
答: (2分)
(2) 怎么問才比較恰當,請你重新設計這個問題。
答: (2分)
9、某班組織一次“語文學習交流會”的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完成以下任務。(6分)
(1) 交流會上,同學們都贊同學習要勤奮的觀點。古代有不少勤奮好學的典故,請你寫出其中的人物典故兩個。(2分)
答:
(2) 方仲永天資聰穎卻未能成才,請你舉一個和方仲永相反的例子。(2分)
答:
(3) 請你寫一句關于天才與勤奮關系的名言。(2分、
答:
10、發揮想象,仿寫一個句子:(2分)
童年是一個迷,混沌初開,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幅畫,色彩絢麗,爛漫天真;
青年是 , 。
二、閱讀理解(38分)
(一)閱讀《回憶我的母親》(節選),回答19~23題:(10分)
①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愛我母親,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
②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母親是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③愿母親在地下安息!
11、第①段中點明全文敘事線索的句子: (2分)
12、第③段在表達方式上的特點是(2分)( )
A. 具體生動的記敘 B. 富有感情的描寫
C. 激情澎湃的抒情 D. 充滿感情色彩的議論
13、文章的兩個“盡忠”的內容是作者感情的升華,由愛母親升華到愛 ,愛 , 決心獻身革命事業。(2分)
14、文中談到“無法補救的”和“能做到的”各指什么?(2分)
答:
15、劃線句子“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中“創造了”和“創造著”不能對調,原因是為什么?(2分)
答:
(二)閱讀下文,回答24~27題。(10分)
最后一堂課 潘 炫
①直到今天,回想起那一段經歷,我仍心有余悸。
②那時候,她教古漢語,那是我們中文系一門很枯燥的科目。幾堂課下來,我就在感覺索然無味之后,開始趕寫自己的稿子。
③一次,她突然叫我起來,提了幾個很費解的問題,在我的一陣沉默后,她鐵青著臉說:“潘同學,請你到講臺邊上站著聽課。”幾個同學露出幸災樂禍的“笑臉”,甚至還發出了笑聲,那尖銳的笑聲像錐子似的扎在我的心上。我感到莫大的恥辱。
④我抬起臉,硬邦邦地說:“請問老師,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⑤“有!”她的臉更紅了,一字一句地說,“那就是,你走出教室,這學期我的課你不用上了。”
⑥那幾張“笑臉”不見了,他們一定開始為我擔憂。在他們的注視下,我不假思索地推門而去。
⑦轉眼幾個月過去了,這期間,我常在自責與不安中度過,心里再也沒有那份驕傲與不羈了。
⑧只剩下最后一堂課了。那天,我早早地進了教室,心里是一片波動不止的湖。
⑨她走上講臺,我偷偷地看了他一眼,她顯得有些蒼白,我為自己當初的沖動而后悔不迭,她環視教室,就在那一刻——我們的目光匆匆相對的那一刻,我看見她暗淡的眼神有了一絲光亮,而且臉上悄悄地綻開了一朵微笑,只有我能看見。
⑩那一堂課,她講得很生動,我也聽得很專注。
⑪就在離下課只有十分鐘時,她說:“同學們,剩下的十分鐘可不可以給我?”同學們都不解地看著她。
⑫ “幾個月前我讓潘炫同學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我就后悔了,”她開門見山的表白讓我無所適從,“幾個月來,我無時無刻不在一份歉意中度過,看著他空空的座位,我常常自責。請同學們原諒,因為我的錯,更因為我不敢承擔自己錯誤的后果,一再地推卸責任。感謝潘炫同學這節課能來,給我這個道歉的機會……”而我呢?我又何嘗不是在自傲與任性中一再地推卸我的責任。我流著淚走上講臺,朝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⑬幾個月前我走出教室之后,這是第一次聽她“講課”,也是最后一堂課,慶幸的是,我沒有錯過。
《讀者》雜志2010年第16期
16、文中第③段中畫線句子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作用?(3分)
答:
17“我”慶幸沒有錯過最后一堂古漢語課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18、文中的古漢語教師是一個怎樣的老師?(2分)
答:
19、從文中找出能證明古漢語教師“幾個月來,無時無刻不在一份歉意中度過,常常自責”的語句。(2分)
答:
(三)閱讀《傷仲永》,回答14~18題:(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20、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 (2分)
A.不能稱前時之聞; 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B.愿為市鞍馬; 北市買長鞭。
C.人不知而不慍; 擇其善者而從之。
D.日中不至,則是無信;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21、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B.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C.本所以疑,正為此耳。
D.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2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②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23、填空。(2分)
本文借事說理。敘事部分按照 順序,依次寫了方仲永才能發展變化的三個階段;方仲永“泯然眾人”的原因是“ ”。
24、請結合方仲永這一事例,聯系實際,談談你對天資和后天學習的關系的認識。(2分)
答:
(四)閱讀下面古詩,回答11~13題:(6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唐)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25、對這首詩內容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首聯中的詞語“凄涼地”“棄置身”,暗含詩人長期謫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憤激心情。
B.頷聯寫詩人回到了久別的家鄉,雖人事全非,心里卻有欣慰之情。
C.頸聯“沉舟”和“病樹”是比喻久遭貶謫的詩人自己。
D.尾聯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
26、詩中借用典故表達詩人思想感情的詩句是:(2分)
答: , 。
2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請發揮想像,用生動的語言說說這兩詩所描繪了怎樣的畫面?(2分)
答:
三、作文(50分)
成長中的少年,會有一些揮之不去的煩惱。這煩惱來自生活,來自學習,來自與同學的交往……但是,有煩惱并不可怕,關鍵是要正確對待它。請以《那一次煩惱》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寫真事抒真情,以我手寫我心。
2、書寫工整,卷面清潔。
3、敘事條理清晰,情感真摯感人。
4、字數不少于700字。
[!----empirenews.page--]
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1、B 2、A 3、C 4、D 5、D 6 C、
7、①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②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③何當共剪西窗燭;④天涯若比鄰;⑤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8、①語言不得體,問得唐突,不禮貌;②“請問你父母有沒有輔導你學英語?”或“你們一家是不是常常在一起討論學習英語方面的問題?”
9、①韋編三絕、懸梁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
②愛迪生先天不足,經過后天努力,最終成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家;
③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愛迪生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華羅庚。
10、青年是一首詩,激情澎湃,樂觀自信(浪漫瀟灑)。
二、閱讀理解
11、她勤勞一生。
12、C.
13、民族、人民。
14、指在母親去世前未能見母親一面;指“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
15、“創造了”是已經創造,“創造著”是正在創造。兩者位置不能調換,否則就不符邏輯。
16、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當時內心深深的痛苦和無助的孤獨。
17、一是學習到了古漢語專業知識,二是當面向老師自己承認錯誤,表達深深的歉意;更重要的是從老師身上學到了寬容、博愛、知錯就改、勇于擔當的做人美德。
18、是一位熱愛學生、盡職盡責、知錯就改、勇于擔當的老師。
19、她環視教室,就在那一刻——我們的目光匆匆相對的那一刻,我看見她暗淡的眼神有了一絲光亮,而且臉上悄悄地綻開了一朵微笑。
20、A.
21、C.
22、①同縣的人對此感到十分驚奇,漸漸請他(仲永)父親到家中做客;②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當。
23、時間;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或“不使學”)。
24、天資是人成材的基本條件;天資好,再加上后天努力,就一定能成材;天資好,但后天不努力,再好的天資也會泯滅(方仲永便如此)。天資不算好,后天又不努力,就根本不能成材;天資不算好,但后天勤奮學習,最終也能成材。
25、B
26、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27、波濤滾滾的大江之上,沉船之側,有成千上萬的船只揚帆競發;大自然中,枯死的樹木前頭千萬棵樹木競相爭春,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更多相關文章:
2.2016-2017語文版初一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