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初中生活已經掀開了它美麗的面紗。青春正值,初一正是我們人生大廈的基石。相信同學們能打好基礎,接受挑戰。請同學們認真、規范答題!老師期待與你一起分享你的學習成果!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4分)
每個人都有一個金色的童年時代,A( )mò然回首,那點點滴滴的往事仍B歷
( )歷在目,C( )juàn刻于心中,童年的歌聲猶如一朵花,D絢( )麗的開放于童年的夢里,啊,那金色的回憶喚起了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斷奮進。
2.名句和文化常識填空。(8分)
(1)東風不與周郎便, 。(杜牧《赤壁》)
(2) ,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3)差之毫厘, 。
(4)梅須遜雪三分白, 。(盧梅坡《雪梅》)
(5)四面湖山歸眼底, 。(這是湖南 的對聯)
(6)民俗離不開文化的傳載,請寫出與傳統節日有關的詩句 : ,
。
3.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我們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種考驗面前充滿信心。
B、由于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我市被評為十大“最宜人居”的城市。
C、大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學校、家庭和社會一項重要緊迫的任務。
D、全市人民同心協力,為推動沿海經濟大開發共繪美好藍圖。
4. 從上下文連貫的角度看,銜接最緊密的一句是( )(3分)
學習知識要一點一滴,善于積累。 ;平凡的努力雖不驚人,卻能攀登萬仞高峰。
A. 細小的石子雖不顯眼,卻能鋪出千里路
B. 能鋪出千里路的是細小的不顯眼的石子
C. 不顯眼的細小石子,卻能鋪出千里路
D. 千里路的鋪成,是有了細小的不顯眼的石子
5.選出下邊說法不恰當的一項( )(3分)
A、《社戲》一文主要寫“我”少年時代在農村看戲的愉快生活,展現了農村淳樸的風俗人情,特別是農家子弟誠摯的情誼,美好的心靈,活潑的天性,洋溢著對那一片“樂土”的眷戀和懷念。
B、明代作家沈復寫的《幼時記趣》生動描述了童年時觀蚊如鶴、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反映了兒童細致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爛漫的童趣。
C、《偉人細胞》的敘述語言輕松活潑,采用大膽的夸張筆法,產生了幽默和諷刺的效果,妙趣橫生。
D、《本命年的回想》全文起筆處,以詩的語言盡數二十四個節氣的名稱,華夏文明之風撲面而來,下面被襯托的春節也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6.請根據你對名著的閱讀積累,將下面尚未完成的“讀書推薦卡”制作完整。(4分)
讀書推薦卡
書 名 《湯姆·索亞歷險記》 作 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情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薦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星期天,你想邀請一位同學去看海鹽博物館,可他說因為學習忙不想去。你將如何說服他,讓他和你一起去。(3分)
8. 仿照例句,再寫一個比喻句(2分)
例: 語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
仿: 語文是 , 。
二、理解與感悟(共40分)
(一)閱讀下面的詩,完成9—10題。 (共4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9.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中庭地白樹棲鴉”的優美景象。(2分)
10.“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此句中的“落”用得好在哪里?(2分)
(二)閱讀《寓言二則》,回答文后問題。(13分)
(一)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二)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1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4分)
(1)先自度其足( ) (2)反歸取之( )
(3)遽契其舟 ( ) (4)是吾劍之所從墜( )
12.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與例句不相同的一項是( )(3分)
例句:何不試之以足?
A. 反歸取之 B. 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C. 項為之強 D. 至之市
13. 翻譯文句。(4分)
(1)寧信度,無自信也。
(2)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14.這二則寓言的內容不同,但諷刺的人物相同,請你寫出文中的鄭人和楚人的共同點,
并說說你從他們身上應該吸取哪些教訓。(2分)
共同點:
教訓:
(三)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完成15-18題。(10分)
①才進校門,高年級同學就帶著我們參觀北大圖書館。當時,好像還看了一個介紹圖書館的紀錄片。入學之初那句頗為雄壯的誓言——“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在圖書館大樓的映襯下驟然顯得蒼白無力。我緊閉著嘴,心頭涌起一種近乎絕望的感覺:四百萬冊圖書!實在難以想像。而其中我所讀過的,大概連這個數目字的最小的零頭都不到吧!不知怎么,我回憶起了1983年在青島過夏令營時發生的一件事情:記得那時燈已熄了,我們在黑暗里躺在床上,隨意聊著天兒。我和領隊的那個小小的女老師正說得津津有味,我上鋪的女孩卻忽然哭了起來。我們驚訝地問她怎么了,她嗚咽著答道:“你們知道得那么多,可我什么也不懂……”如今,我和女老師的談話早忘得一干二凈了,可那女孩子的嗚咽反倒長久而清晰地留存在心中。當我隨著面孔尚未記熟的新同學一起走出圖書館的時候,我似乎剛剛理解了那因為自己的無知而抽泣的女孩……
②于是,自從小心翼翼地佩帶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車窗外一掠而過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夢想,而成了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識來對付的、不折不扣的現實。假如一生可以被分成許多階段,那么與北大的際遇,便是又一個新的開始。
……
③就這樣,簡單而又美好地,北大為一個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擁抱永恒的小女孩打開了一扇神奇的窗子,從這微風吹拂的窗口,透進一片純潔的真理之光。宇宙與人開始以全新面目向我揭示和呈現,我開始思索,開始疑問,開始摒棄,開始相信。北大為我展示了一個動人的新世界,在這令我驚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創造,渴望有一副輕靈的翅膀,擺脫這沉重的肉體的束縛,在無際的天空自由地飛翔!
15.請用一句話概括上面文段的內容。(2分)
16.第①段中“我似乎剛剛理解了那因為自己的無知而抽泣的女孩…… ”結合文段說說“我”理解了什么?(2分)
17.怎樣理解“用全部清醒的意識來對付的、不折不扣的現實”這句話的含義?(3分)
18.結合文章內容說說北大為“小女孩打開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中的“窗子”神奇在何處?(3分)
(四)閱讀下面的這篇課外短文,回答19—23題(13分)
一樁奇特的訴訟案
劉燕敏
①1968年,美國內華達州一位叫伊迪絲的3歲小女孩告訴媽媽,她認識禮品盒上“OPEN”的第一個字母“O”。這位媽媽非常吃驚,問她怎么認識的。伊迪絲說:“是薇拉小姐教的。”
②這位母親表揚了女兒之后,一紙訴狀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勞拉三世幼兒園告上了法庭。因為她認為女兒在認識“O”之前,能把“O”說成蘋果、太陽、足球、鳥蛋之類的圓形東西,然而自從勞拉三世幼兒園教她識讀了26個字母,伊迪絲便失去了這種能力。她要求該幼兒園對這種后果負責,賠償伊迪絲精神傷殘費1000萬美元。
③訴狀遞上之后,在內華達州立刻掀起軒然大波。勞拉三世幼兒園認為這位母親瘋了,一些家長也認為她有點小題大做,她的律師也不贊同她的做法,認為這場官司是浪費精力。然而,這位母親堅持要把這場官司打下去,哪怕傾家蕩產。
④三個月后,此案在內華達州立法院開庭,最后的結果出人意料:勞拉三世幼兒園敗訴,因為陪審團的23名成員被這位母親在辯護時講的一個故事感動了。
⑤她說:我曾到東方某個國家旅行,在一個公園里見過兩只天鵝,一只被剪去了左邊的翅膀,一只完好無損。剪去翅膀的被放養在一片較大的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放養在一片較小的水塘里,當時我非常不解,就請教那里的管理人員。他們說,這樣能防止它們逃跑。我問為什么?他們解釋,剪去一邊翅膀的無法保持軀體平衡,飛起后就會掉下來;在小水塘里的,雖然沒被剪去翅膀,但起飛時會因沒有必要的滑翔路程,只好老實地呆在水里。當時我非常震驚,震驚于東方人的聰明。可是我也感到非常悲哀,為兩只天鵝感到悲哀。今天,我為我女兒的事來打這場官司,是因為我感到伊迪絲變成了勞拉三世幼兒園的一只天鵝。他們剪掉了伊迪絲的一只翅膀,一只想像的翅膀,人們早早地就把她投進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⑥這段辯護詞后來成了內華達州修改《公民教育保護法》的依據。現在美國《公民權法》規定,幼兒在學校擁有玩的權利,這項權利的列入是否起因于那位母親的官司,不得而知。不過,有一點美國人非常清楚,這一規定,使美國在科技方面始終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使美國出現了比其他國家多得多的年輕的百萬富翁。
19.這樁訴訟案起訴原因“奇特”在哪里?(答案不得超過2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伊迪絲的媽媽為什么為兩只天鵝感到悲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歲小女孩伊迪絲的媽媽為什么不愿意自己的女兒認識禮品盒上“OPEN”的第一個字母“O”?(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精煉而明確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旨。(答案不得超過30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你覺得“使美國在科技方面始終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使美國出現了比其他國家多得多的年輕的百萬富翁。”的教育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24. 不知不覺中,新學期兩個多月過去了,這兩個多月在你的學生生涯里也許是最不尋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學習、你的生活都在發生變化,這些變化也許使你快樂、使你興奮、使你充滿信心,也許使你困惑、使你憂慮、使你不知所措。對生活的關注和思考讓我們覺得自己好象突然長大了許多,成熟了許多 。成長的收獲也許來自老師、親友的關愛、理解和鼓勵,也許來自書籍的啟迪,也許來自環境的熏陶……請把你上中學后最深切的經歷、感受寫下來。
題目:上了中學以后
要求:(1)字數不少于500字。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2)寫真事,訴真情,內容完整,字跡清晰。
(3)文中涉及真實人名或班級請用“××”代替。
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下一頁)
[!----empirenews.page--]
七年級語文試卷答案
一1、驀lì鐫xuàn 2.(1)銅雀春深鎖二喬 (2)海日生殘夜(3)謬以千里(4)雪卻輸梅一段香(5)萬家憂樂到心頭 岳陽樓 (6)例: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3、D 4、A 5、B 6.馬克.吐溫 洞中歷險 例這節作者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把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親和與對立關系表現得十分透徹。同時,也充分突出了人在征服自然和社會過程中的艱苦。7略8、語文是意境深遠的山水畫,讓人流連忘返
二、閱讀理解(一)9.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鋪了一層霜雪,給人以積水空明、澄靜素潔之感。蕭森的樹蔭里,鴉鵲的聒噪聲逐漸消停下來,它們終于適應了皎月的刺眼驚擾,先后進入了睡鄉。
10. 一個“落”字,新穎妥貼,不同凡響,它給人以動的形象的感覺,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
(二)11略12.D13略14共同點:都是諷刺那些因循守舊、固執己見、不知變通、不懂得根據客觀實際采取靈活對策的蠢人。教訓:不能像鄭人和楚人那樣,要根據客觀實際大膽嘗試,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三)15、北大為我展開了一個動人的新世界。16、理解了她因為知識的淺薄而抽泣,理解了她對知識的渴望。17、進入北大學習的愿望已經變成現實,“我”要抓住與北大的這次際遇,刻苦讀書,汲取豐富的文化養料。18、宇宙與人都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北大為我展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激發我創造的渴望。
(四)19.①奇特在為女兒的想像力受損而起訴。 ②奇特在幼兒園教學生讀字母反被起訴。 20.①在玩中培養幼兒的想像力比傳授其知識更重要。 ②幼兒在玩中發展想像力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③不要過早地給孩子傳授知識,這樣會制約其想像力的發展。 21.想讓孩子多一些想象的空間,多一些創造力。 22.多給孩子創造一些想象的機會和空間,只有這樣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得到培養。 23.他們多給孩子創造了一些想象的機會和空間,這樣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得到培養。
更多相關文章:
2.2016-2017語文版初一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