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語文教學目標有兩種敘寫方式:分解式目標和交融式目標。
一、(27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對加點字的注音,有錯的一項是( )
A、迤邐(lǐ) 猝不及防(cuì) B、休憩(qì) 苦心孤詣(yì)
c、戲謔(xuè) 拈輕怕重(niān) D、困厄(è) 坦蕩如砥(dǐ)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蕭索 鎖屑 舉止泰然 浮想連翩 B、惡耗 隕落 不可名狀 才疏學淺
C、執拗 鼓噪 黯然失色 光彩熠熠 D、涅桀 慚怍 時不我與 人事蒼桑
3.下列詞語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頂禮膜拜:表示極度崇拜。 B、姹紫嫣紅:形容各色花兒十分嬌艷。
C、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語和假裝和善來討好別人。 D、別具匠心:指言論或行動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圖。
4.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詞語最冶當的一項是( )
①和風 ,翻起一輪一輪的綠波。
②說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 。
③我們又往前走,直到遇到一個男人站在海岸邊,撿起一條條死魚, 地把它們放回海里去。
A、吹送 污蔑 憐憫 B、吹拂 污蔑 憐惜 c、吹送 誣陷 憐惜 D、吹拂 誣陷 憐憫
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作為普通人,或早或遲,我們需要一個家。 B、前面高聳的斷橋便是整個唯一的圓明園的遺橋了。
c、于是我和我的心離開了這浩瀚的大海,我們走了,去尋找更浩瀚。 D、愿一切生命不至于因飄零在石縫間而凄凄慘慘。
6.下列句子,排列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
①這景象也是我熟悉的,我不由得閉上眼睛。 ②在它們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艷麗的時刻。
③那嬌紅口又透出一點藍,顯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氣中摸得著的寒意。
④西山在朦朧中涂抹了一層嬌紅,輪廓漸漸清楚起來。
⑤空中一陣鴉噪,抬頭只見寒鴉萬點,馱著夕陽,掠過枯樹林,轉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紅色的西天。
A、⑤②④③① B、①②④③⑤ c、⑤④③②① D、①②④③⑤
7.下面段落中標了字母的幾個句子有一個與上下文不和諧一致,這個句子是( )
詩歌是文學殿堂里璀璨的明珠。優秀的詩歌可以飛越時間的長河和不同的國度,拔動人們的心弦。(A)她如絕美的天籟,拂去塵世的喧囂;(B)她似千年的佳釀,蘊藏醉人的芳香;(c)她如清澈的甘泉,滋潤干涸的心田;(D)她像星辰般閃爍,將暗淡的夜空照亮。徜徉其間,我們的情感將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們的思想將在孜孜求索中變得深邃。
8.給下面新聞加個標題,最除當的是( )
川煤集團攀煤公司日前透露,該公司花山礦技改擴能工程預計年底基本完工。完工后,礦井年產將達到240萬噸原煤核定生產能力,成為全川最大礦井。
花山礦技改擴能工程于2007年10月動工,該工程通過改造生產工藝、運輸系統、通風系統、供電系統、供排水系統、地面工業廣場,使礦井形成240萬噸的生產能力,總投資高達2.59億元。目前,7臺總長約3200米的井下皮帶運輸系統已經完工并投入使用,該皮帶運輸系統每小時最大運輸能力1200噸,解決了長期制約生產的運輸瓶頸,為礦井年生產240萬噸原煤奠定
基礎。
A、花山礦技改擴能工程預計年底基本完工 B、全川最大礦井年底完工
C、花山礦技改擴能將達到240萬噸 D、花山礦技改擴能
9.下列文學名著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為我們真實地描繪了北平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
B、《童年》是高爾基通過寫他的家庭和他遇到的許多人的遭遇,來反映俄羅斯人民的苦難的歷史。
c、《更浩瀚的海洋》選自《紀伯倫全集》。紀伯倫,黎巴嫩詩人、小說家。
D、安徒生創作的童話《丑小鴨》中艾麗莎為救助她的哥哥們表現出了決心、勇氣和毅力。
二、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0一13題。(12分.每小題3分)
有的人經常焦慮不安,懷疑自己身體這兒有病,那兒有問題,惶惶不可終日。這種狀態發展嚴重的,在醫學上稱為“焦慮癥”。焦慮癥屬于神經官能癥,是一種不能很好地適應正常環境的反應。這種病人,對現實和未來充滿困擾、恐懼和危機感,通過植物神經系統,產生了種種內臟癥狀。
患這種病的病人性格常不穩定,常覺大禍臨頭,死亡降臨。因此,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身出冷汗,手腳顫抖。其特點是突然而來,突然而去。病人自己說不清是怎么回事。有“心臟撞擊胸壁”、“透不過氣來’’的感覺,并由此擔心是“心臟出了毛病”而四處求醫,可是什么大毛病也查不出來。
慢性焦慮癥,患者常訴說心煩意亂,不易入睡。也有人出現一種“睡眠缺失感”——客觀上呼呼大睡,但醒來時卻說“一分鐘也沒有睡著”。因長期失眠,病人十分苦惱,平時表現焦躁、孤獨、羞怯、慌亂、緊張、易怒,也有的情緒郁悶,不愿與別人接觸,郁悶在心,久思成疾。患者常出現各種植物神經紊亂的癥狀和體征,如頭暈、多汗、惡心、嘔吐、持續腹脹、便秘、心慌、尿頻、思想不集中、視力模糊等。病人常懷疑自己的內臟有嚴重的病變,憂心忡忡,惶惶呆安,但經醫生詳細檢查,卻無異常發現。
焦慮癥是由于中樞神經機能失調引起的,并無任何器質性病變,所以患者應當相信醫生的話。解除“身患重病”的顧慮,建立一個必勝的信念,靠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從“病”的陷坑中拉上來。作為患者的親人、家屬,不要認為他們是“裝病”,生活上要關懷、體貼,多做安慰工作。改變生活的環境,讓病人到外面散散心,多做些戶外活動,這可分散對疾病的注意力。作為醫者,對病人訴說的癥狀要做出解釋,以消除病人的疑慮。除進行心理暗示療法外,再適當配以抗焦慮藥,疾病的魔影就會很快自然消失。
10.下列對“焦慮癥”的解說,最準確的一項是( )
A、“焦慮癥”是一種懷疑自己有病,經常焦慮不安的病癥。
B、“焦慮癥”是一種對現實和未來充滿困擾、恐懼和危機感的病癥。
c、“焦慮癥”是一種很不適應正常環境井}不疑自己有病的病癥。
D、“焦慮癥”是一種不能很好地適應正常環境并懷疑自己有病而產生的神經陛病癥。
11、“焦慮癥”致病的生理機制是( )
A、性格不穩定,環境困擾。 c、中樞神經系統失調。 B、長期精神刺激。 D、植物神經紊亂。
1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患“焦慮癥”的病人,對現實和未來充滿困擾、恐懼和危機感,通過植物神經系統,產生了種種內臟癥狀。
B、慢性“焦慮癥”患者都會出現“睡眠缺失感”。
c、“焦慮癥”患者常出現各種植物神經紊亂的癥狀和體征,思想不集中、視力模糊。
D、腹脹、便秘、心慌、尿頻等都屬于內臟病癥。
13.對本文的理解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焦慮癥’’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比慢性的內臟癥狀更為嚴重。
B、“焦慮癥”的產生與人的性格和環境有關。 c、“焦慮癥”雖無任何器質性病變,但還是需要治療的。
D、必勝的信念、親人的關懷、醫生的用藥和解釋,改變生活環境、心理暗示、服用抗焦慮藥等,“焦慮癥”是可以解除的。
三、閱讀《魚我所欲也》這篇文章,完成14——17題。(12分,每小題3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 4.下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由是:由于這個原因。 B、是故:因為這個緣故。 c、蹴爾:盛氣凌人喊叫的樣子。 D、本心:本性,天良。
15.下列“之”字用法和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勝于生 B、人皆有之 c、行道之人弗受。 D、為官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1 6.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A、行道之人 譯文:在路上行走的人。
B、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譯文:不管是否符合禮儀就接受優厚的俸祿。
c、德我與? 譯文:感激我的恩德嗎?
D、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如果兩者不能同時得到,我就舍掉生命,而得到正義。
17.對課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本文的主旨是舍生取義。
B、第二段和第三段從結構上看是層層遞進的,是互為對照的,無論關乎自己生存的東西還是用來享受和求得名利的東西,都要取之有義。
c、本文說理透辟,論證雄辯,氣勢恢宏,語言流暢。
D、第一段用了分析推理的論證方法證明:在生和義之間,要舍生取義,在死和不義之問,要痛恨不義而不避患(應該去死)。
四、(14分)18.按要求默寫填空。(5分)
①王維《使至塞上》一詩中描寫進入邊塞后見到的奇特壯麗景象,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被王國維稱為“千古壯觀”的名句,是“大漠孤煙直, ” 一聯。
②李白《行路難》一詩中以“ ,將登太行雪滿山”,借以表達作者坎坷艱難處境。
③ ,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詩經•蒹葭》)
④ ,衣冠簡樸古風存。(陸游《游山西村》)
⑤角聲滿天秋色里, 。(李賀《雁門太守行》)
19.閱讀下面這首詩詞,然后回答問題。(9分)
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①對上面詩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珍羞:精美的菜肴。“羞”通“饈”。 B、直:通“值”,價值。
C、茫然:漫然無所適從的樣子。 D、今安在:現在在哪里?
②用現代漢語翻譯“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
③判斷下面對這首詩分析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X”。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描寫了隆重而豐盛的宴會場面,用來反襯作者悲憤、失望的情緒。 ( )
B、本詩題目“行路難”昭示了本詩的主題是感慨人生的艱難,表達作者對生活感到無比失望的情緒。( )
c、“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運用兩個典故,表達作者渴望遇到周文王和商湯那樣的明君,以實現自己的抱負。( )
D、作者雖然感慨人生多艱,但他對前途仍然充滿信心,積極、樂觀,這首詩充分表現了李白的浪漫情懷。( )
五、閱讀下面文段,完成20 —25題。(22分)
田野中的哭聲 紀伯倫
①東方欲曉,晨曦初露,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傾心交談。在那返璞歸真、美不可言的時刻,正值人們或酣夢未醒,或睡眼嗉隴之際,我在綠茵茵的草地上,曲肱而枕,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詢什么是美的真諦,讓眼前的一切告訴我,什么是真實的美。 ,
②當想像把我同人類追求物質享受的世俗觀念隔絕開來,幻覺揭掉了遮蔽住我主觀意識的物質破布時,我感到自己的靈魂在升華,致使我與大自然相親相近,它為我闡釋大自然的奧秘,讓我通曉自然界萬物的語言。
③我正在此情此景中,一陣微風從樹叢枝葉間徐徐而來,它像一個貧苦無靠的孤兒在長吁短嘆。我問道:“習習的微風啊!你為什么嘆息?”它答道:“炎炎烈日迫使我逃進了城里,可是在城里,我那純潔的軀體卻沾滿了病菌,人類那有毒的氣息也死纏著我不放。因此,我才這樣憂傷。”
④我回眸向萬紫千紅的花兒望去,只見它們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淚水。我問道:“美麗的花兒呀,你們為什么要哭?”其中一朵花兒抬起它那俏麗的臉,說:“我們哭,是因為人們將來到這里,掐斷我們的粉頸,把我們帶進城里。我們是自由的人,他們卻要把我們像奴隸一樣賣掉。晚上,我們蔫了,他們就會把我們丟進垃圾堆里去。人類殘酷的手將使我們離開故土……田野,我們怎能不哭泣?”
⑤過了一會兒,我聽到溪水像失去兒子的母親似的在號哭,于是我問道:“甘美的溪水呀.你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為我不得不流進城里,但是在那里,人們卻鄙視我,他們用葡萄酒代替我,而用我去為他們洗滌污垢。不久,我這冰清玉潔的身體就會變成污泥濁水。我怎能不號哭?”
⑥隨后,我側耳細聽,又聽到烏兒仿佛號喪似的在唱一首悲歌,我就問道:“漂亮的烏兒呀!你們在為誰號喪唱挽歌?”一只小烏走近我,站在枝頭上說:“人將帶著一種該死的器具,像用鐮刀割草似的把我們消滅掉。我們正在相互訣別,因為大家都不知道誰會幸免于難。我們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隨到哪里,我們怎能不號喪唱挽歌呢?”
⑦旭日從山后冉冉升起,為樹叢戴上了一頂頂金冠,我不由得想:“人類為什么要破壞大自然創建的東西呢?”
20.第②段中,“遮蔽住我主觀意識的物質破布”指的是什么?(3分)
答:
21、第③段中的“此情此景”指的是什么?(3分)
答:
22.“微風”“花兒”“鳥兒”哭泣的原因各是什么?請概括回答。(6分)
答:
23.聯系全文,談談你對文章末段的理解。(2分)
答:
24.詩人列舉了田野中幾種事物的哭泣,請你充分發揮想象,仿照作者的思維方式和行文格式再寫田野中一種事物的哭泣。
仿寫:
25.選出不符合文章內容的兩項( ) ( ) (3分)
A、作者與大自然傾心交談,是為了探詢美的真諦。
B、作者尋找美,卻聽到的是哭聲,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一種失落的情緒。
C、本文的主旨是呼吁人類維護生態平衡,增強環保意識。
D、本文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以及人類社會的深層次的思考。
E、先后寫了微風、花兒、溪水、鳥兒的哭聲。作者所寫的這四種事物,是從大自然中精心選擇的,分別代表了空氣、植物、水、動物,這些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說明作者在選材時,是經過仔細考慮和斟酌的,選材具有典型性。
六、(63分) 26.下面兩題,任選一題寫一篇文章。
①曇花為了自己多年一現的夢想,甘愿承受長久的寂寞;雄鷹為了自己翱翔藍天的夢想,毅然接受嚴峻的考驗;彩虹為了自己絢麗多姿的夢想,敢于經受風雨的洗禮;流星為了自己瞬間美好的夢想,寧可付出沉重的代價。夢想一旦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無比精彩。
請以“為了自己的夢想”為題目,寫一篇作文,要求: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字數不少于600;不得抄襲;文中不出現真實的地名、人名、單位名。
②發現總是令人欣喜的,阿基米德在澡盆里洗澡,受到啟發而發現了阿基米德定律,他狂喜,大叫“找到了!找到了!”在生活中我們小有發現也足以讓我們喜悅。
請以“發現 ”為題寫作。要求:先將題目補充完整,再寫作;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字數不少于600;不得抄襲;文中不出現真實的地名、人名、單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