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有其獨特規律,綜合運用與創新練習有利于促進思維結構的順利轉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九年級語文《(家)的序和跋》同步練習,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葉紅設計
基礎鞏固題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
妥當( ) 累贅( ) 序跋( )
吐露( ) 說教( ) 扉頁( )
2、根據詞語的含義,在括號內寫出相應的拼音。
累贅 ( )
勞累 ( )
積累 ( )
3、課文整體考查填空
序和跋是構成一部書完整結構的兩個板塊,從位置上看,序這種體裁,一般放在一部書的_____________,跋寫在書的__________,但他們有一個相同的作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金原名叫___________,他創作的“激流三部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寫句子
在下面橫線處填入適當的詞句,組成前后呼應的排比句。
在黑暗中尋覓到的光明,是永遠不會黯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貧瘠中創造出的豐饒,是永遠不會枯竭的。
強化提高題
閱讀《家》的“跋”第一部分,回答后面的問題。
《家》是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在《家》之前發表的《滅亡》只是一個中篇)。它是在一九三一年作為《激流三部曲》之一寫成的。所以最初發表的時候用了《激流》的名字。我寫這本小說花去的時間并不多。然而要是沒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也寫不出這樣的作品。我很早就說過,我不是為了要做作家才寫小說:是過去的生活逼著我拿起筆來。《家》里面不一定就有我自己,可是書中那些人物卻都是我所愛過的和我所恨過的。許多場面都是我親眼見過或者親身經歷過的。我寫《家》的時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塊兒受苦,跟一些人一塊兒在魔爪下面掙扎。我陪著那些可愛的年輕的生命歡笑,也陪著他們哀哭。我知道我是在挖開我的回憶的墳墓。那些慘痛的回憶到現在還是異常鮮明。在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常常被逼著目睹一些可愛的年輕生命橫遭摧殘,以至于得到悲慘的結局。那個時候我的心因為愛憐而痛苦,但同時它又充滿惡毒的詛咒。我有過覺慧在梅的靈前所起的那種感情。我甚至說過覺慧在他哥哥面前所說的話:“讓他們來做一次犧牲品吧。”一直到我寫了《家》,我的“積憤”,我對于一個不合理制度的“積憤”才有機會吐露出來。所以我在一九三七年寫的一篇“代序”里大膽地說:“我要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訴’。”
問題:
6、“要是沒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也寫不出這樣的作品。”這句話揭示了文學創作與生活才能在著怎樣的關系?
7、結合“我不是為了要做作家才寫小說:是過去的生活逼著我拿起筆來”這句話,談談巴金寫作《家》的動機。
8、作者把自己的三部小說稱為“激流”三部曲,課文中也多次提到“激流”,請問,“激流”到底有什么含義?
課外延伸題
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回答后面的問題。
拉上你的“窗簾”
①美國華盛頓廣場的杰弗遜紀念館大廈年久失修,表面斑駁陳舊,政府非常擔心,派專家調查原因。專家發現,沖洗墻壁所用的清潔劑對建筑物有腐蝕作用,該大廈墻壁每年被沖洗的次數大大多于其他建筑,腐蝕自然更加嚴重。為什么要經常清洗呢?因為大廈被大量的燕子糞弄得很臟。燕子所以聚集到這里,是因為建筑物上有它喜歡吃的蜘蛛。蜘蛛愛在這里安巢是因為墻上有大量它愛吃的飛蟲。為什么墻上有大量的飛蟲繁殖得這樣快?因為塵埃在從窗外照射進來的強光作用下,形成了刺激飛蟲生長的溫床。
②解決問題的結論是:拉上窗簾。
③杰弗遜大廈至今完好。
④仔細想來,人的一生其實也像一棟高樓大廈,誰都希望自己的大樓永遠完好,然而生活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它就像杰弗遜紀念館墻上的燕子一樣,不時把挫折、失敗的糞便拉在我們的墻上,__________我們不斷地往自己的墻上噴灑頹唐甚至墮落的清洗劑。我們必須像故事中那些美國專家一樣,懂得拉上“窗簾”,徹底__________挫折、失敗的源頭,讓生命的大廈高高__________。
⑤每個人需要尋找的“窗簾”各不相同,有的是毅力,__________,__________,不論怎樣的“窗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直接把守著成功的入口。
⑥生命的窗簾需要尋找,它總是埋在鳥糞的底層,很多時候并不像物質的窗簾那樣顯眼,你必須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必須懂得以一種堅忍的姿態走進事物的內部。
阿爾卑斯山的入口處寫著一句話“認識你自己”,這句話說得太對了,世界上有許多難事,但沒有一件事比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生命的全部真實更難。一個人尋找窗簾的過程,本質上就是認識自己的過程。故步自封、剛愎自用的人不可能認識自己,因此他們也不可能找到生命的窗簾。成功的絢麗永遠不需要描繪,所以它常常使一些人望而生畏,然而,它的法則非常簡單,許多時候不過是給有些班駁陳舊的生命拉上一塊遮光的窗簾而已。
9.給加點的字注音:
頹唐( ) 絢麗( ) 剛愎自用( )
10.文段④中三處橫線上應填的詞語是: ( )
A.誘使 隔絕 聳立
B.誘惑 隔斷 矗立
C.誘使 隔斷 聳立
D.誘惑 隔絕 矗立
11.題目中“窗簾”加引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合語境,它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給文段⑤橫線上填上兩個句子。與上下文意思相聯接,構成一個排比句。
13.寫出和文段⑥中與加橫線句子意思相同的名言佳句:
答:
14.請你用一句話概括杰弗遜紀念館墻壁斑駁陳舊的直接原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美國專家解決問題的方法給你什么啟示?
答:
16.結合自身實際,談談你所需要的生命的“窗簾”是什么?
答:
中考模擬題
(三)閱讀下面的選文,然后回答第17—23題。
我們是一家人
(1)我進中學那年就開始盼望獨立,甚至跟母親提出要在大房間中隔出一方天地,安個門,并在門上貼一張“閑人免進”的紙條。不用說,母親堅決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話就是:我們是一家人。
(2)當時,我在學校的交際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內女生是個孤女,借居在嬸嬸家,但不在那兒搭伙,每月拿一筆救濟金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種單身生活很灑脫,常在小吃店買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種自己做主的豪氣,這正是我最向往的。
(3)也許我敘說這一切時的表情刺痛了母親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說為何不讓我試試呢?見母親搖頭,我很傷心,干脆靜坐示威,餓了一頓。母親那時對我懷了種復雜的情感,她認為我有叛逆傾向,所以也硬下心腸,準備讓我碰壁,然后回心轉意當個好女兒。當晚,母親改變初衷,答應讓我分伙一個月。我把母親給我的錢分成30份,有了這個樸素的分配,我想就不會淪為挨餓者。
(4)剛開始那幾天,我感覺好極了,買些面包、紅腸獨自吃著,進餐時還鋪上餐巾,捧一本書,就像一個獨立的女孩。家人在飯桌上吃飯,不時地看我,有了好菜,母親也邀我去嘗嘗,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領情,而是怕退一步,就會前功盡棄。
(5)我還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對面而坐。雖吃些簡單的面食,但周圍都是大人,所以感覺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心里還是充滿那種自由的快樂。
(6)這樣當了半個來月單身貴族后,我忽然發現自己與家人沒什么關系了。過去大家總在飯桌上說笑,現在這些歡樂消失了,我仿佛只是個寄宿者。有時,我踏進家門,發現家人在飯桌上面面相覷,心里就會愣一愣,仿佛被拋棄了。
(7)天氣忽然冷下來,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傳染上了,頭昏腦脹,牙還疼個沒完沒了,出了校門就奔回家。
(8)家人正在燈下聚首,飯桌上是熱氣騰騰的排骨湯。母親并不知道我還餓著,只顧忙碌著。這時候,我的淚水掉下來,深深地感覺到與親人有隔閡、慪氣,是何等的凄楚。我翻著書,把書豎起來擋住家人的視線,咬著牙,悄悄地吞食書包里那塊隔夜的硬面包,心想:無論如何得挨過這一個月 。
(9)可惜,事違人愿,因為一項特殊的事,離一個月還剩三天, 身無分文了。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為饑一頓,飽一頓,胃出了毛病,都沒來學校。我只能向母親開口借三天伙食費。可她對這一切保持沉默,只顧冷冷地看我。
(10)被母親拒絕是個周末。早晨我就斷了炊,喝了點開水,中午時,感覺雙膝發軟。那時的周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沒有理由不回家,因為在街上聞到食物的香味,更覺得饑腸轆轆。推開房門,不由大吃一驚,母親沒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氣四溢,仿佛要宴請什么貴賓。
(11)母親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邊吃飯。我猶豫著感覺到這樣一來就成了可笑的話柄。母親沒有強拉,悄悄地遞給我一只面包,說:“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別餓壞了。”
(12)我接過面包,手無力地顫抖著,心里涌動著一種酸楚的感覺,不由想起母親常說我們是一家人,那句話刻骨銘心,永世難忘。
(13)事后我才知道,母親那天沒心思上班,請假在家,要幫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14)當晚,一家人又在燈下共進晚餐,與親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陽光下,松弛而又溫暖。
(15)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門戶,可我時常會走很遠的路回到母親身邊,一家人圍坐在燈下吃一頓,飯菜雖樸素但心中充滿溫情。就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16)人長大后都是要獨立的,可家和家人卻是永遠的大后方,永遠的愛和永遠的歸宿。
(選自《中國當代散文精華經典閱讀》,作者秦文君,有改動)
17.簡要概括選文的主要內容。
18.“母親那時對我懷了種復雜的感情,她認為我有叛逆傾向”,請你在文中找出三個“我有叛逆傾向”的例子,簡要地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結合上下文簡要描述一下(11)段畫線句子中“猶豫”一詞表現的人物內心活動。
20.選文是以什么為線索組織材料的?
21.仔細閱讀全文,簡要回答第(10)段中“母親沒去上班”的原因。
22.選文用“我”的經歷,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
23.你的身邊或許就有與“我”一樣有“叛逆傾向”的青年,請你以朋友的身份給他(或她)寫幾句贈言,幫助他(或她)走出誤區。
《家》的序和跋參考答案
答案:
1、tuǒ zhuì bá lù shuō fèi
2、 累贅 lěi
勞累 lèi
積累 lěi
3、開頭,后面。對全書的思想內容或藝術特色作一個簡要的概述,意在引導讀者有針對性的閱讀。
4、李堯棠,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5、簡析:這道題考查仿用句式、擴展語句和修辭方法。在狹窄中追求到的遼闊,是永遠不會縮小的。
6、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家只有有了切身的生活體驗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7、作者對于一合理制度的“積憤”借助創作《家》吐露出來,表現了作者對當時封建家庭及社會根源的強烈不滿,作者也借此啟發新時代的青年要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8、文章多次提到的“激流”,具有鮮明的象征意義,表達了作者擺脫封建家庭束縛的決心和投身于五四運動潮流的熱情。
9.tuí xuàn bì 10.C
11.特殊含義總結遭受挫折和失敗的原因,吸取教訓,這是使自己取得成功的根本方法。(意思對即可)
12.有的是膽識,有的是才華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14.沖洗墻壁所用的清潔劑對建筑物有腐蝕作用。 塵埃在從窗外照射進來的強光作用下,形成了刺激飛蟲生長的溫床。 拉上窗簾。
15.解決問題要善于透過表象看到本質,解決根本問題。(答案不要求一致,言之有理即可) 16.(略)
17.選文記錄了“我”在母親的幫助下,改變了“叛逆傾向”,最后回到了溫暖的家的經歷。
18.(1)要在大房間中隔出一方天地。 (2)向往毛姓女生的單身生活。(或向往自己做主的豪氣) (3)受母親責怪后,靜坐示威,餓了一頓。
19.不吃吧,自己正饑餓難忍;吃吧,又怕給家人留下笑柄。
20.“我”對“我們是一家人”這句話認識的變化。
21.母親(那天沒心思上班,請假在家)要幫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22.人長大后都是要獨立的,可家和家人卻是永遠的大后方,永遠的愛和永遠的歸宿。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