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語文版)

發布時間:2017-01-17  編輯:舒文 手機版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1、《新聞兩則》

  1、新聞的廣義與狹義。

  廣義:泛指報刊、廣播電視中關于真實情況報道的文章,如消息、通訊、特寫、社論、報告文學等。

  狹義:專指消息:指簡要和迅速的報道國內外新近發生的事的一種新聞問題。

  2、新聞特點:真實、及時、準確、重大。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3、時間:1949年4月20日夜—4月22日22時

  地點:九江—安慶

  人物:人民解放軍

  起因: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

  4、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橫渡”一詞表現出勝利的豪情。題目明確、簡練、突出,轉遞了全文最主要的信息。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5、本文為什么不僅報道南陽的消息,而且概述了一年多來南線人民解放軍的戰績?

  答:一方面,南陽解放是南線人民解放軍一年多來取得偉大勝利的必然結果,所以南陽解放之日正是總結一年多來偉大勝利的最好時機;另一方面,總結一年多來的戰績,也可以說明蔣軍為什么棄城南逃。

  6、比較兩句話,說出誰的好,好在哪里,為什么?

  ⑴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芙湖線、到達繁昌、銅陵、青陽、狄港、魯港地區,共渡過30萬人。

  ⑵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芙湖線、到達繁昌、銅陵、青陽、狄港、魯港地區,24小時內即已渡過30萬人。

  答:⑵句好,“突破”表明有敵軍防守,我軍殲滅或擊潰守敵,沖破敵陣。用“越過”表現不出戰斗經過。“渡至”比“到達”含義豐富,有橫渡與到達兩層意思。“24小時內即已”,時間明確,且含渡江迅速,作戰順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達這些意思。

  7、“所有預定計劃,都已實現”的含義是什么?

  答:展現我軍所向披靡的氣勢,并且也露出喜悅之情。

  8、“占領”“控制”“封鎖”三個詞能夠互換嗎?為什么?

  答:這三個不能互換。因為作者是按照事情的反戰順序來用的詞,沒有占領,就沒有控制的區域,沒有控制的區域就不能封鎖區域。

  生字生詞:鄂(è) 豫(yù) 綏(suí)靖(jìnɡ)

  《蘆花蕩》

  9、“過于自尊和自信”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

  10、寫老頭子敲打鬼子時,為什么又寫“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散”?

  答:這里的景物描寫意在表明美麗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來犯,必然沒有好下場。

  生字生詞:寒噤(jìn)仄(zè)歪 張皇失措

  《蠟燭》

  11、本文是一篇 戰地通訊。寫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事。

  12、“蠟燭”在這篇文章中造成一種詩的意境,結尾像抒情詩贊美燭光,讓人沉浸在這個意境之中,眼前總是那一點點燭光,久久不能忘懷。

  13、文中多次提到老婦人那黑色的圍巾,這是為什么?

  答:“黑色”表示沉痛、嚴肅。在此渲染了莊嚴肅穆的氣氛,表達老婦人深深哀悼之情。

  14、本文為什么要對這對蠟燭的來歷做補充說明?

  答:補充說明這對蠟燭的來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表現了老婦人為紅軍烈士現出的一份最珍貴的感情

  15、“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扎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唯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

  問:這段文字如果改寫成“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契柯拉耶夫的墳頭,”同原句比較,說說原句好在哪里。

  答:原句勾畫了經戰爭破壞的環境,勾畫了燭光的背景,控訴了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踐踏,也表現了兩國軍民感情很好,達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生字生詞:瓦礫(lì) 地窖(jiào) 鞠(jū)躬(ɡōnɡ)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16、聯系全文,說說課文結尾的一句話的實際意義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將自己對遠征中國的行徑的嚴厲譴責,說成“全部贊譽”,用反語尖銳地諷刺,同時也對信中上尉的征求意見作出回答,有首尾呼應的作用。

  17、雨果,法國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和《九三年》。

  生字生詞:贓(zāng)物 箱篋(qiè)

  《親愛的爸爸媽媽》

  18、(1)“凄風。苦雨。天昏。地暗”。

  這里連用四個句號,起到了什么表達效果?這里僅僅是在描寫天氣嗎?

  答:這里不僅是描寫天氣,而且在渲染氣氛。連用四個句號,成為四個短句,是每個字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表意功能,這樣開篇讓讀者立即感受到無限悲哀的氣氛。

  (2)“他們殺老師、孩子,也殺牧師、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市純樸勤勞的普通市民。”

  “全是”一詞強調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答:“全是”一詞包含了作者對被殘殺者的同情,對屠殺無辜百姓的法西斯的憤怒控訴。

  (3)“歷史,現實,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種悲哀而美麗、真實而荒謬的畫面。

  你怎么理解這看似矛盾的議論?

  答:此句看似矛盾,其實并不矛盾。成千上萬的人來紀念當年被殘殺的人,特別是兩位生還者來到這里,半個世紀前殘酷的歷史呈現在人們眼前,在凄風苦雨的悲哀氣氛中,歷史和現實融合了。殘酷的歷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沒有忘記歷史,成千上萬的人來到這里紀念死者,這又是美麗的。這一切都是真實的;47年前納粹竟然認為種族有優劣,竟然以優等種族自居,要消滅劣等種族,這又是何等荒謬。

  (4)“人,是健忘的。不記仇,很對。但是,不能忘記。”

  聯系上下文,說說這幾句的內涵。

  答:作者強調不能忘記歷史,只有記住歷史,吸取歷史教訓,才能保證世界和平。

  (5)“明赫白仍然撐著頭流淚。我和安格爾走過去跟他握手。許多人走過去和他握手。”

  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明赫白能得到大家的寬恕和尊重?

  答:明赫白反省本國的侵略罪行,認識非常深刻,感情非常真摯,態度非常誠懇。

  生字生詞:肅穆 荒謬(miù)

  關于戰爭的成語:草木皆兵、馬革裹尸、赤膊上陣、烏合之眾、打草驚蛇、四面楚歌、堅壁清野、揭竿而起。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啪视频在线看视频久 | 日本午夜免a费看大片中文4 | 亚洲色性视频在线 | 五月天久久久天堂网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不卡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