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讓孩子成為樂學族不該說的五句話
或許您從來不知道,自己隨便說出來的一句話,會對孩子小小的心靈產生多大的影響。所以,哪些話應該是永遠從我們的大腦中抹去的呢?
最不好的五句話
1、“你怎么越大越……”
如果一個六歲的孩子因為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而哭泣,那是因為他只有六歲;如果一個四歲的孩子總是無法在汽車座椅里保持安靜,那是因為他只有四歲。雖然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表現得更成熟聽話一些,但事情是:孩子們總要經歷那些固執,淘氣,自我中心,多動等行為的年歲,這是他們成長的必需。
很多父母很容易忘記這個事實,因為孩子們這些“不乖”的行為總是令他們惱火?墒,當對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的時候,所表達的只是空洞的責備,而忽略了孩子會這樣做的原因。當對孩子大喊:“你怎么越大越不聽話”時,所關注的只是自己的感受。我們建議多去了解幼小的孩子的感受,在忍不住要責備他的時候,請用一些比較有同情心的句子與孩子交流。
2、“別跑,會摔跤的!
這樣當然是好心,作為家長,總是想保護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們還是想說,諸如此類的警告反而更容易讓孩子遭遇挫折,知道嗎,這樣說的時候其實是在向孩子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孩子肯定會摔跤的。對于一個正在努力走向獨立的孩子來說,這樣的信息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所以,更好的說法也許是:“出去玩之前一定記得把鞋帶系好。”這樣你強調的是鞋帶,而不是孩子的笨拙。
而且,當家長的警告一次次地沒有變成現實(小心,果汁會灑出來的!你會把杯子打碎的。,孩子也就慢慢對家長的建議表現出不以為然,因為他覺得這只是隨便說說而已。
3、“我只是逗你玩兒。”
不要在外人面前揭寶寶的短。
或許認為,跟孩子開個玩笑沒什么大不了的,而且還可以培養他的幽默感?墒窍脒^沒有,當家長對孩子這樣說:“如果你再不認真聽媽媽說的話,下回我就用膠水把你的耳朵粘起來。”想過嗎,孩子可能真的相信會這么做。作為父母,責任是愛并且幫助孩子,而不是要用那些看似幽默實際是侮辱的話來讓自己表現得那么幽默和有趣。所以,有些話不是認真的,最好別說。
4、“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那樣呢?”
諸如此類的`比較只能得到一個結果:讓孩子感覺像個二等公民,同時還可能導致孩子們之間的仇視和斗爭。如果希望孩子像隔壁小朋友那樣總能得到紅花,或者像小表姐那樣有禮貌,用這種比較的辦法絕不可能奏效,唯一的作用只是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要記住,越是跟孩子說他不如別人好,他就越相信自己不夠好。所以,比較明智的辦法是寬容地接受孩子的長處和不足,然后鼓勵他向一個最適合他的方向快樂地成長。
5、“我剛才是怎么跟你說的?”
這樣的問題,你當然知道答案。所以,這種帶著一點點嘲諷口氣的問題實際上是一種指責。如果家長真的想因為孩子沒有做到家長的要求而指責他,倒不如明白地說:“我很不高興,因為我都跟你說過三次了。但我再告訴你一次,把不玩的玩具放回盒子里去!
就算是要表達同樣的意思,選擇什么樣的表達方式和什么樣的詞語都將對孩子有很大影響——即便認為他們有時候根本沒有聽到你在說什么。
在與孩子交往的過程中,無論是提出要求,給出答案,或者與他談談條件,達成妥協。你所使用的語句可能讓孩子更加樂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們感到挫敗和失去信心。
【父母讓孩子成為樂學族不該說的話】相關文章:
父母祝福孩子結婚的話08-26
父母對孩子祝福的話08-17
孩子對父母感恩的話11-12
孩子感恩父母的話語11-09
父母鼓勵高三孩子的話12-07
感恩父母帶孩子的話語05-10
家長育兒心得-父母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08-04
敬學樂學10-16
該說,還是不該說?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