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課《理解含義深刻句子》課堂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我上課的內容是"課外閱讀復習--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專項訓練,對于這一知識點, 2011版的新課標中的學段要求中,從四年級開始,就明確要求學生應該掌握。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學生未掌握答題要領,具體情況常常是:一道3至5分的題目,出卷者在試卷上準備了三五行的空格讓學生作答,而相當部分學生則是回答一兩句話的內容便了事。因此,即使學生在做這類題目時感覺良好,洋洋灑灑的寫了一段話,但是實際得分率并不高。通常一道5分的題目,平均失分在2至3分之間。
對于六年級的畢業(yè)生而言,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基本方法他們都比較熟悉了,所以我沒有在課堂上反復歸納,會更注重查缺補漏,讓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思考含義深刻的句子,并有條理的作答。通過堂上練習,錯題展示,現(xiàn)場糾正,明確要領,再鞏固訓練提高,通過前測后測的對比,檢驗專項復習的有效性。
在設計這個課的時候,我很困惑,因為如果給學生答題的支架,我擔心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如果不給學生支架,我又怕學生答題的時候天馬行空、信馬由韁,就像我現(xiàn)在所教班級的情況。這有點像作文指導?紤]再三,我覺得還是先讓學生學會規(guī)范作答,讓他們在熟練掌握答題要點的基礎上鼓勵百花齊放。
通過這節(jié)課的上前后兩次做題質量的對比,我覺得學生在回答該類題目時,無論是答題的層次還是條理方面,都是有所提高的。在一開始巡看學生答題情況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即使是體育東路小學這么優(yōu)秀的學生,也有不少的學生看著題目,思緒萬千,但不知從何下筆的情況。他們的理解能力是很強的,思維是很活躍的,缺的那么一點就是如何有條理去組織自己的答題內容,提高得分率,所以我覺得這節(jié)課"一課一得"的目標是基本落實了。
存在的不足就是:第一,今天的練習題目還是比較單一,沒有進行分組練習不同的題型,還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反復練習,讓學生在鞏固的基礎上更靈活運用;第二,課堂的`氣氛也很沉悶,在此環(huán)節(jié)上忽略了尋找學生興奮點的研究,沒有開展小組學習;第三,在對學生錯題評價的時候,漏了歸納存在出錯的類型(比如不理解句子意思;回答層次不清晰;沒按題目要求答題等)。第四,對"前測"的誤解,很多老師建議前測了解學生,我的理解是提前發(fā)卷子讓體東的老師發(fā)給學生做,這個建議很好。
在上課之前,我僅僅理解的"前測"是開課不久學生做第一篇課外閱讀,我根據(jù)學生的堂上回答存在問題來"對癥下藥",這樣更真實,跟第二篇的作答對比性更強,但這樣卻浪費了很多時間,我太高估他們的答題速度了,這是對學生了解的不足,也是教學機智的不足。
總而言之,這節(jié)課仍然還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值得我去慢慢思考,感謝各位老師的支持與批評指正。學生"考途漫漫......",我"教途漫漫......",唯有不斷求索,才能明白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