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同住為哪般散文
2017年7月13日,是我從事扶貧工作第298天。這一天,與往常一樣,我同工作隊一行5人,深入農戶家中走訪了解民情民意。沒想到,當走進一位孤寡老人家中,驚訝地發現難以置信的一幕——人畜同“住”一屋。
這是一間10多平米的土坯瓦房,中間一個獨門,而且破舊不堪,已屬危房。當我們走近一看,外面站著一個古稀老人。她身高不足1米6,花白的分頭,精神矍鑠,脖子上戴著贗品福珠,臉上的皺紋與著名作家陳忠實差不多。兩條來勢洶洶的看家狗不停地大叫,嚇得我們猝不及防。她連忙上前驅趕,并連說“它不咬人”。待狗散開后,我率先走進房間一探究竟。剛到門口,發現里面氣味難聞,首先引入眼簾的是一只“咩咩”直叫的白山羊。當我不得已跨進大門,借著陰暗的光,看見左邊墻角一只羊也在叫。羊前面的灶屋還在冒煙,灶臺上擺滿菜盆、碗、湯瓢、筷子、鍋鏟、飲料瓶等零亂的炊具。灶臺前,垂直吊一個用水壺燒水的鐵絲鉤。灶臺右邊一個小方桌,上面堆滿了大、小碗裝的黑豆和茶水、抹布、打火機等亂七八糟的東西。飯桌前,擺放兩把椅子。地上更是臟得難以形容,無法下腳。此時,我才發現她居然跟羊住在一起。里面總共有大小不等的四只羊。看見“臟不忍睹”的.場面,心里作嘔,想吐,于是,連忙退了出來。緊跟其后的小王說:這是“人畜同棚啊!”。我笑而無語。心想,怎么還有這么窮的農戶?接下來,小王進去拍照,我便站在外面呼吸新鮮空氣。之后,郭隊長也鉆進了小屋。他默不作聲地拍照、攝像,還爬在人字梯上小心翼翼地取樓上的“風景”,儼然像個偵探,不放過任何細節。看見郭隊這樣,我只好再次跟在他后面拍照、攝像。說實話,我挺佩服他的敬業精神,居然在臭氣熏天的屋里呆了3分多鐘。他如此忘我工作,使我們都很感動。
當我們察看完居住環境后,迫不及待地向老人了解情況。經詢問,老人今年72歲,是扶貧對象,村里去年為她在老屋前面興建了分散安置房。而她之所以住這里,是因為喂養牲口方便、省事。難怪,看了半天沒有見到床鋪。細心的同事發現,進門左邊的草堆上有一個明顯被人躺過的痕跡。猜想,這便是她白天的休息之地。同時,我們還了解到,她很早離異無后人,一直孑然一身生活幾十年。交談中,她還從褲兜里掏出紅金龍香煙遞給大家。見無人接,便來了句“讓我枉費心機了”的幽默話。我笑道:“您還會說成語啊!”而她將一支煙夾在手上,遲遲沒有點上。當我們問她的生活狀況時,她雙手合十,連說“感謝共產黨的英明”。當問她有無子女時,先回答“沒有”,然后,用雙手捂住嘴直視著我們,像有難言之隱。通過簡短的交談和細心觀察,我們感覺她精神有點失常。經詢問村主任助理,得到驗證,說她曾信過鬼神。
在弄清事情原委后,我們耐心地勸她:“這里養牲口可以,不能住人,太不衛生了,容易生病”。她說:“沒事,我除了感冒外,沒有其他病”。聽后,甚感詫異。我特別佩服她的超強免疫力。心想,我們恐怕勸不住。我一方面擔心她不講衛生遲早會得病,另一方面也是疑慮重重。她有好地方不住,偏偏和牲口住在一起究竟是為哪般?僅僅為了方便嗎?難道她真的習慣這種難聞的氣味嗎?等等這些,疑惑不解,可惜沒有答案。或許她已將這些羊視為自己的“伙伴”或“孩子”。
當日中午,我回到住處,遇上房租老板娘,便把拍的照片和視頻給她看,并問認識她不?她說:“我認識,還經常看見,她說話很有水平”。老板娘還說:前幾天有一家過事,她也去了,穿一雙棉鞋。聽罷此話,更加證實這位老人有點不正常。但更多的時候,聽她“侃侃而談”,看不出異常反應。
事后,我們與村干部溝通,一是幫扶人或其他人應多去看望這位孤寡老人,持續做好勸說工作,讓其遠離極不衛生的生活場所,健康生活;二是建議村里出面幫她看醫治病,安享晚年。
如今,隨著精準撫貧工作的強力推進,不少貧困老人已脫貧致富、安享晚年。然而,仍有少數空巢、高齡、孤寡等老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需要全社會的關心關愛,更是我們撫貧工作隊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