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花開不是真愛情散文
月明星稀,秋霜凄冷。窗外的梧桐葉一片片落在窗臺。桌上的紅燭已燃到最后,焰火掙扎著,跳躍著,終于在有一次跳動中徹底熄滅,屋內陷入了短暫的黑暗。一聲沉重的嘆息:難道一生,就這樣老了?
深秋已無花開,人生之秋,積淀了幾十年的情感與回憶,似無邊的潮水襲來。
多少放不下,多少忘不掉,原來思念竟積郁得這樣香醇,只微微一嗅,便醉在其中。過去已是一生,死來恍如一夢,似過了幾個輪回。曾多次見過花開,唯有她,是開在他生命中最艷的那一朵,卻只因錯過花期,遺恨一生。
那年他寒窗十年,一日晨讀后感覺稍有疲倦,走出門來,卻是春日晴好,各處醒木吐新芽,春花春柳滿長安。一路尋春而去,看蝶舞花戀,心曠神怡,不覺已走入城郊,一路又隨彩蝶尋去。
太陽上了中天,他漸漸感到口渴,想找戶農莊討碗水喝,卻連戶人家也沒看到。抬頭看到遠山隱有桃花色,尋上山來,小徑旁開滿桃花,他踏著落英似是入了桃花源山腰有戶人家茅屋小院簡陋卻很整潔。門上一副對聯:
幾多柳絮風飄絮
無數桃花水浸霞
心想,是何方高人隱居于此,也定是個儒雅之士。上前輕輕叩響門環,不成想,開門的卻是個年輕女子。霎時,滿山的桃花失了顏色,風不再拂,花不再落。蓮步輕移,微紅的臉,印著紅紅的桃花。
“小生游春,因覺口渴,可否向姑娘討碗水喝?”
“請你稍等。”他逃也似的進了屋,她害怕他的目光。
沒多久,她捧出一碗茶來。“公子,請用茶。”。他望著她,差點忘了接茶,世間怎會有如此出塵的人,我與她,好似前生便相識了。想到此處,茶也喝得慢了些。
邂逅是宿命式的等待,是一場蓄意已久的重逢,是一場盛世的煙花,點亮了彼此孤寂的心。
一個清新脫俗,一個卓爾不群。一場盛大的愛情,在這十里桃花中,悄悄萌生。
“小生崔護,還未請教姑娘芳名”.
奴家絳娘,公子客氣了“
一眼萬年,一笑驚艷了時光。只是一眼,已是一生。她同樣被他不凡的談吐深深折服。
茶終有喝完,他將碗遞還與她。
”謝謝姑娘的茶,天色不早,小生該走了“。
她什么都沒說,連句”慢走“都沒說,手持空碗,倚在桃樹。
他走后又回頭,只是桃花迷蒙,未能看清她眼中的情愫與不舍。
花開是緣,花落是劫,這艷紅的桃花,竟熟悉得像前生無邪的記憶。
好不容易,桃花又是一年紅,自別后,總想起那個似桃花般艷柔的女子。他踏上了去年的舊程,尋到舊處,又叩了門環,卻不見去年人,人去院空,心里好不失落,桃花依舊如去年一般紅,便在門上題了首詩,詩曰: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心卻像這無言的桃花,空結愁腸,只當這是場不屬于人間的夢,夢醒后仍過平靜的生活。
次年春日,對那十里桃林戀戀不忘,又怕惆悵而歸,心中極其矛盾。到了春末,壓抑不住心中思念,就算物是人非,也可睹物思人。
他終究還是上了山來。已是晚春,滿山的桃花謝了,落了滿地,像鮮紅的`血液灑滿了上山的路,凄涼如此,不禁落下淚來。走到先前的小院,風景依舊,連門上題的詩都沒淡去。不及敲門,一位老人輕輕開了門,撐著根拐杖走出來。
”公子可有事么?“
他向老人抱拳一禮,”老伯,請問……“他猶豫了一下,終問了出來,”請問絳娘在嗎?“
老人沒有回答,卻只問道:”公子怎么稱呼?“
”老伯,小生姓崔,請問……“
老人打斷了他的話,”你就是小女戀戀不忘的那個崔公子?“他有點惶恐,看見了老人眼中的慍怒。
原不止流水有意,落花同樣有情。
老人嘆了口氣:”小女過世半個月了,崔公子,你來晚了。“
原來,去年春日,桃花開好,他未尋到她,便在門上題了桃花詩省親回來的她見到,相思成疾。等到來年春日,桃花又開好,不見故人來。因此病情加重,藥石無效。不幾日,一縷芳魂隨風散去。
”老伯,絳娘葬在何處?“他已泣不成聲。
”就在山腳,她說要等你回來“。老人老淚縱橫,搖搖頭,踱進屋里去了。
他快速跑下山來,路旁確有新冢,只是來時一心在山上,不曾留意。他呆呆坐在墳前,一坐就是一天。
夕陽如血,他說:”此山便叫桃山,此冢便叫桃冢“。
從此,他居于桃山,終生未娶。他要用下半生守護她的十里桃林。他漫山遍植桃樹,每年春日,十里外也能聞到花香。
燭火滅去,窗外的梧桐葉依舊飄下,打著窗臺,干涸了幾十年的眼睛,今又重新閃了淚光。他提起筆,就著月光,在遺囑中寫下:吾逝后,與絳娘合葬桃冢,生生世世,等桃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