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蘇州散文隨筆
當N次來到上海,感覺這個繁華的都市不是自己的菜,一日的空閑時間竟不知如何打發。親戚的孩子提議說去蘇州,理由是一近,二好玩。
匆匆坐上高鐵,花了半小時左右的時間來到了蘇州。風馳電掣的行車過程中目光不時掠過一片片金黃的稻田。近視的我不能確定那是不是即將豐收的作物。按節氣解,現在才“小滿”,在我家鄉的'農田,剛過插秧,田里應是綠油油的充滿盎然生機,蘇州就已達收獲的季節?模糊的視線所見在心里存下了一個待解的疑問。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水城蘇州小橋流水的風光隨處可見,岸邊遍種柳樹,隨風搖曳生姿。隨拍一處景致,背景是雕窗的白墻,白墻上往往有攀爬的綠植,或鋪掩墻面,或從屋檐倒掛而下,帶著活色生香的風姿,懶懶散散的一站,就是一幅水墨畫的素材。
蘇州的平江老街宣稱是千年老街。街道一面是建筑,一面臨水。大部分建筑物主體格局應是原來的樣子,只是改為旅游點以后都成為臨街商鋪。但商業氣息沒有蓋過老街千年以來歷史沉淀而成的調調,總感覺拂去現代的喧囂,分分鐘可以變身宋明清朝的模樣。
蘇州城的特點是城內水源豐富,很多房子都是靠水而居,沒什么高樓大廈,唯一一個五星級酒店也是建在河邊。水性柔軟,滋潤,處處洋溢著陰柔之美,應是一個最適合女兒居住的地方。在蘇州賺錢的行當是女人做,養家也是女人的職責,有蠶娘、織娘、繡娘、船娘…女人在外辛苦地操勞,男人在家帶娃娃做家務,真正是“女主外,男主內”。想必當年的吳承恩也來過蘇州,才有了《西游記》描述的女兒國吧。據說拍攝女兒國當年也確曾在這兒取景,沿湖岸邊殘留的古城墻就是當年的取景地。坐船游湖的我努力睜大眼睛,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段城墻,似乎看見多情的女兒國王立在城墻上的身影,口里還一聲聲喚著:御弟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