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靜夜思的散文
故鄉(xiāng)是我的永遠的牽掛,因為那里有我的年邁的父母。喝醉了的時候,我從老屋那間接待我們弟兄的坑鋪上昏昏醒來,看到父母老態(tài)龍鐘,踽踽而行,又是端水又是拿手巾給我擦臉,我一下子象個委屈的嬰孩,撲到父母懷里,嚎啕大哭。父母,您就看著您的半百兒子讓他哭吧,他多么希望一直就這樣當個有人痛的大孩子、老孩子,做出一副在外邊受欺負的樣子,撒驕給您呀!
此到我特別想到我的小家,因為這個小家有一個小成員,她是我的掌上明珠,萬般寵愛。小孫女快兩歲了,剛還在手機里給我通了視頻,一聲爺爺,我真是醉了。出門上班的時候,小孫女必送我上車,并用稚嫩的聲音囑我路上慢點、注意安全、早點回來。才一歲多一點的時候,就能背兒歌和唐詩了。而今大約會十多首了吧。有了小孫女,我的家顯得熱鬧而有朝氣。
天氣不好,我獨自一人住在工作的城市,心中空寂而興趣索然。在我困難無助的時候,父母是我的責任所系,孫女是我的精神寄托,其他家庭成員是我永遠的依靠。一個人幸福的時候,家可能只是一個概念,不幸的時候,家就會走出來,變成你的雨傘、拐掍和避風港。
“人類的`歷史,不過是浪花中的一點泡沫。而苦難是人類品格的試金石,把人置于苦難的煉獄中,才能看到人性的真諦和心靈狂飆閃電的壯觀,悲劇把人生的善惡推向極端,它所提供的人生哲理和歷史教訓是無可比擬的。"這句話不知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我把它記了下來,因為它給了我強烈的震撼和感悟。我曾給遭受過苦難,也曾經(jīng)遇到過坎坷,但這些放在人類歷史的大背景中,只能算是泡沫中的一點折光,能影響到什么呢?
夜很冷,但已沒有狂風。冷的夜還在沉睡,而我的思緒卻在狂奔。昨天我看到一地黃葉,我多想學黛玉葬花,也建一座葉冢,給這些曾經(jīng)濃烈的生命一個好的歸宿。人不就是歷史長林中某一個季節(jié)的某一片葉子嗎,我們終會落下,終會化成糞土。只有極個別極少數(shù)有幸被做成標本或做成書簽,仍做生命的旅行。但此時的生命也只是另一種存在形式罷了,和歸入泥土并無本質(zhì)區(qū)別。生命以鮮活或者以死亡存在,都是存在,也都是消亡。鮮活是死亡的消亡,死亡是鮮活的消亡。在死去的人看來,我們活著的人卻是死掉的。
生命的意義就在于做。做過了,便無怨無悔。天亮了,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堅強而無畏地走下去,踩過那片屬于你的落葉,昂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