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斑馬線優秀散文
雖然已經是陽春三月,這幾日卻寒風凜冽。路上的行人依舊穿著棉衣,戴著口罩和帽子,匆匆忙忙地穿行著。周日下午,和先生送女兒返校。車西行至十字路口,紅燈亮起。等待的過程,很自然地,又開始四面環顧,似乎每一天,每一處,都隱藏著數不清的風景。
果然,馬路北側的一對老婦人吸引了我的目光。一個穿深綠棉衣的老太太正拉著一個穿暗紅衣服的老太太的手,似乎在絮絮地囑咐著什么。兩位老太太應該都是70多歲的年紀,干瘦矮小的身體,核桃般溝壑縱橫的面孔,灰白的頭發,包裹地如一枚嚴嚴實實的粽子。暗紅衣服的老太太拉扯了一會,終于擺脫深綠棉服的老人,踏上斑馬線,向南邊走去,步子緩慢,但是很沉著,穩穩地沒有回頭,一步一步穿越十字路口。
天很冷,北風吹著老人灰白的頭發,矮矮的棗核一般的身體,佝僂著,讓人擔心一陣大風吹來,會把老人刮起。終于走到路南側的人行道上。路北,深綠棉服的老人一直站在那里,兩只眼睛盯著前面那件矮小的、步履蹣跚的紅衣,眼神專注、緊張,仿佛眼前的世界只有那片暗紅。老人一動不動,眼神時而焦急,時而輕松,隨著那個暗紅身影的動作,無意識地變換著表情。老人全神貫注地盯著眼前那片暗紅,不會意識到,有一個人,正同樣緊張而又好奇地注意著,她眼中的那篇暗紅,和全神貫注的她。
天很冷,風很大,穿過斑馬線的老太太,默契地回首,仰起菊花般的笑臉,揮舞著勝利的手勢,對馬路對面的老太太大聲喊著什么。隔著這么遠的距離,呼嘯的風伴著汽車的鳴笛,根本聽不到聲音,但是她一定相信,馬路對面的綠衣老太太能聽得到,就像雖然此前她一直沒有回頭,但是一定能感覺到對面老太太那雙關注的眼睛。
看到暗紅老太太終于安全地穿過了馬路,綠衣老太也揮起了手,手臂在寒風中如一段干枯的樹枝,那笑容也如菊花般,層層疊疊。兩位老人各自站在馬路的一側,互相揮著手,大聲地喊著什么,眼神那么明亮那么開心,如一對單純可愛的孩子,似乎在放學時向對方揮手道別。然后暗紅衣服的老太太轉過身,步子輕捷了很多,悠閑地甩著手,繼續向前方走去。路北側的綠衣老太太又盯了一會,似乎突然意識到了寒冷,肩膀縮了起來,搓著兩只手,緩緩轉身離去。
綠燈了,車啟動了。我對女兒描述著剛才看到的一幕,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意。女兒說:“媽媽你觀察得好仔細,想必他們是一對老閨蜜吧。”是的,他們一定是一對要好的朋友,也許從女孩時,兩個人就在一起,一直相互攙扶著,磕磕絆絆走到這蒼老的暮年。但是分明,他們的眼睛里,沒有人性的.狡黠與世故,卻有一種返璞歸真的率性和天真。
那位暗紅衣服的老太太,一定是穿過了人流如織的馬路,去看望對面的密友,或許在那里開心地聊了一天,談論他們的丈夫、兒女,甚至會回憶起年輕時一段甜蜜的記憶,甚而露流出少女般的嬌羞。吃過了午飯,綠衣老太太不放心,執意要送老姐妹穿過馬路,暗紅老太擺脫了她拉扯的手,安慰說不用送她自己能走。為了讓朋友放心,老人過馬路時故意走得鎮靜而從容,甚至不肯回頭去看老朋友一眼。因為她知道,有一雙溫暖的眼睛,會一直陪伴著她前行。
人生苦短,云卷云舒,看似相同的每一天,都在不經意間發生著不一樣的故事。若在風燭殘年,尚能記起有一抹亮色閃耀,寒冷的冬天,還能感受到明媚的陽光在遠處期待。那人生還有什么悲苦讓你畏懼不前?只需一個輕輕的,溫暖的眼神,那便是無比美麗的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