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那戶人家抒情散文
二十年的光陰抹不去最初的那份情感!
二十年前,我和老公風塵仆仆地從鄭州一路坐火車轉汽車又搭三輪來到他的家鄉—大余,打算休息幾天,南下廣州,匯入打工大潮。車子把我們送到一條鋪滿石子的路口走了,老公抬手指向遠方的一處村落,看,那就是我家!順著他指的方向,我看到了隱于樹林中的一座座房屋,四面環山,煙囪正裊裊升起炊煙,夕陽西下,小溪流水輕唱,偶爾幾聲犬吠,幾個小孩牽著牛一前一后悠閑的走在田埂上,好一幅秀美地江南水鄉山村圖。當老公正為他深居簡陋地山村不好意思時,我卻被此美景所陶醉。
山里人熱情、大方,婆婆毫不吝惜的殺了一只只雞鴨款待來自遠方地我,我知道,那是她花了一年時間才養大的。每晚枕著花香入眠,半夜醒來,聽山風呼呼吹著窗欞,各種蟲鳴匯成一首交響曲,真有種世外桃源地味道。清晨,我在榕樹上畫眉鳥婉轉地歌聲中醒來,神清氣爽。有自然為伴,喝水也香甜,這是自然地饋贈,這是自然的力量!
下雨了,江南的雨,不急不躁,綿綿長長,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個悠久地歷史傳奇。如果不是身臨其境,我不會相信,學生時代課本上的'《梅嶺三章》、《愛蓮說》、《牡丹亭記》都出自大余,一個小縣城,竟然有這么多的經典,這不得不令人嘆服。
春雨過后,最妙地是跟著小姑去后山上采蘑菇。山里長大的孩子仿佛是山中的精靈,走路象飛,而平原上長大地我累地氣喘噓噓也跟不上,害得她們只得停下來等我。蘑菇有兩種,一種能吃,而另一種則是有毒的,我是分不清的,她們早就練成了火眼金睛,遠遠一看,就能識出真偽!溶于自然精華地蘑菇有著人工種養無法比擬的香味,清炒一盤,滿屋飄香。這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啊。下雨的日子不用去田間勞作也不用上山砍柴,山村里的巧婦們變著花樣做出各種美味佳肴,燙皮、艾米果、芋包子,地道地食材,天然地健康。山里人是勤勞的,芋荷、豆角在她們手里,經過幾道工序,經過腌制、發酵,變成餐桌上開胃可口地一道道菜。
大余河道縱橫,水源豐富,水滋養了山,山儲藏了水,山山水水描繪出一幅天然地水彩畫。
二十年了,是大余的風情留住了我漂泊地腳步,我漸漸溶入其中,寄情山水,其樂無窮!
難忘,二十年前的那個小山村;難忘,山中的那戶人家!
【山中那戶人家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山中的槐花抒情散文01-05
山中歲月抒情散文03-11
山中覓影的抒情散文01-10
小橋.流水.人家抒情散文03-12
煙農人家抒情散文03-12
圩里人家抒情散文03-12
山中小記抒情散文隨筆01-05
重山中的飄渺-高中寫人抒情散文06-15
山中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