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綿雨季只待春暖花開的抒情散文
江南三月,人們都說是陽春的三月,一切是多么的春意盎然,一切是多么的勃勃生機。然而,這一季節的雨卻是江南特有的景色,在文人的眼里,這樣的雨季更是一種美。古代文人都在在自己的筆下寫下了一筆又一筆的江南雨的景色。詞人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訴說了相思的愁緒;宋代賀鑄在《青玉案》一詞寫下這樣的名句:“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雨時”。據說,就是因為如此,賀鑄從此就有了“賀梅子”的雅號。
江南的雨一下就是一個季節,延綿細雨,使人感覺讓生命留在青春的歲月里,流年歲月,收納空白,收納了我們的所有的樂趣。是春雨把它沖刷了么,我卻不曾當得知,雨季使人們有了臆想的時空,但沒有人知道怎么去欣賞它。季節展開了它封存已久的封面,雨季浸濕了衣裳,很多人并沒有驚喜,只是一個漸變,沒有一點張揚,只是感受生命在這個延綿雨季之中的一種價值。于我而言,我喜歡在雨季坐在窗前發呆,看著遠方的天宇處下著淅淅瀝瀝的雨,聆聽淡漠的音樂,看著雨飄進自己的心中的某一方凈土,回想著消逝的時光,或是不停的踱步,品著茶,沉想著時光的易逝和生命的不可預約,這是我的雨季,我一個生命最美的時光。
來到仁里的這些時間里,我們都感嘆,時間去哪了?是流走了么?其實自己而不曾得知,很多時候,我只是在不斷的想著把我在基層里遇到的最美的時光留下一個深深的印記。正時此刻,在仁里的這幾個月,卻讓我發現了最美的景象“仁里的雨季”,霧色中留下的深深的痕跡這便是這里的雨,它毫不留情的下了整整一個季節,讓人歡喜讓人憂,歡喜的是小孩們可以在雨中嘻戲,歡喜的是情侶可以在雨中漫步,然而更是歡喜的是人們可以在田間開始勞作一年的莊家,當你走到這里,或許仁里能給你最美的印象。
生活在一個地方,我們所遇到的人和事,總會給我們或大或小的變化,但不管怎樣,人總會變,在仁里這樣的雨的季節卻永遠依舊的散播著它周而復始的雨,給予大地的滋潤,之所以仁里如此的氣候,讓生長在這里的人們喜歡這里,自患者里的每一個時光,對于這里的人甚至我來說,在時光的山水里,總能山一程水一程中偶遇一些溫暖。有時過于執著地探討一些毫無意義的問題,且輾轉反側。用著最簡單的話,卻是說不清楚道不明白。人生就是一本書,不要等全部寫完你再看,到邊寫邊看的時候了,人生經不起等待。那些溫暖的回憶,會隨著我們的一時雨季隨風飄散,只是在記憶的深處,有時會翻出來,如同穿越一樣,回到從前溫暖的'時光。忘記不掉的不都是美好的,美好的往往突如其來,不用行程的安排。
春天是年的封面,雨,是春天的景象,人們愿意活在美麗的封面里,愿意沉浸在雨的詩情畫意里。雨季給了很多遐想,他們都期待著美好,盼望美好是追求的夢想,追求夢想雖是情非得已。在仁里這樣的一個地方,花橋、鼓樓每一個景物都在印襯著春天雨季的意象中,當這些景物都展現在雨中的時候,有時候感覺像是某一個地方的“海市蜃樓”其實這就是仁里,最美的景色,在這里你能把這個季節最美的時光盡收眼底。最美的景物,我們總會存貯在存儲器里,成為一種電子文件,記錄著仁里這樣不一般的雨季,雨不和花一樣,沒有香味,但卻淅淅瀝瀝,因為它懂這個季節是它是“花季”,該開花了。觸摸正在流動的日子,有一種真實感受,什么滋味在心中潛滋暗長是個人的體會,對與錯,丑與美,這一切只是個人心中對所見的一種評判。在仁里的“雨”路上,一些不同的風景與人會一一閃過,不復再現,容不得思考與想念。
所以有時候,每當遇到這樣的雨季,我時常沉浸在一種寂寞的悲傷里,哀嘆時間的無情,世事的艱難。人行走在風景里,心卻想著另一處的美好。人與景相容,與雨相知,與雨相融。一段文字,一首短詩,一本好書分別以不同的形式影響著人生的態度,引導著原來不曾有過的想法,站在高山俯瞰著仁里鼓樓在蒙蒙細雨中的風景,抬頭看,卻陰霾滿布。沒有更高的理想,不會看到更奇美的風景。沉浸在仁里的雨季之中,品一口茶,靜靜的享受這這樣雨的季節,它給我們的歡喜和價值,春天是花開的季節,三月是春雨飄散的季節,春雨給了我們洗滌人生、洗滌思想,這樣的季節給了我們生命的的洗禮。
仁里延綿細雨季,等待的只是春暖花開。
【延綿雨季只待春暖花開的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奈何花開只待卿抒情散文07-26
成長的雨季抒情散文05-30
雨季聽音的抒情散文03-04
再別雨季的抒情散文03-05
走過雨季抒情散文01-16
延綿的近義詞01-17
抒情散文:離別在雨季05-25
抒情散文:淡淡的雨季06-15
關于春暖花開抒情散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