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森林的散文
1
春節回老家,幾個童年的伙伴在一塊聊天,心里特別開心。可沒想到,一聊起現在的生活,心性要強的阿美竟然“嚶嚶”哭了起來。她說,沒想到自己選擇的婚姻這么失敗,老公是個負心男,成天不著家,這些年自己白天在工廠上班,晚上回家要照管孩子,家里跟座冷廟似得,心里不知有多苦悶。
阿美突然間的啜泣,著實讓人大吃一驚。回想十五年前,她的一樁婚事曾在老家引起轟動。初中畢業后,阿美與村里一幫姐妹外出打工。三年后的春節,竟然帶回來一名穿著時髦、油頭粉面的青年小伙。回到家,阿美大方的告知父母,我把意中人帶回來了。一輩子忠厚老實的爹媽當時差點氣昏過去。冷靜下來,老父親與小伙子長聊一夜,再找閨女談心。意見是,這個男孩心不善,人不靠譜,希望女兒離開他。阿美的母親也站出來苦苦相勸。老人家好話歹話說盡,阿美堅持己見,甚至還以死相逼。半年后,阿美有了身孕,家人也只好默認了這樁婚事。
阿美擦了擦眼淚,憤憤地說,當初雖然是我自己的選擇,但那會年紀還小,如果父母再強硬一些,或許我就退縮了。而且那會家里實在窮,如果有錢的話,我也不用讀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自然也不會攤上這樁倒霉的婚事。
我坐在阿美對面,從眼神中看的出來,她的怨氣很重。下意識里,婚姻的失敗,生活的'苦悶,大概都與她的父母有關,與家境的窮苦有關,而對自己當初毅然決然的選擇,卻是只字不提。
其實,有了自己的選擇,哪怕差強人意,也要學會面對、勇敢承擔。本是自己的責任,不該讓別人來扛。
2
前兩天與幾個同事一起吃飯,大伙挺好的心情,讓小李的一席牢騷怪話給整沒了。
事情是這樣的。兩年前,一直在工廠倉庫上班的小李跟部門主管提出,自己的崗位收入低,小孩馬上要讀高中,愛人也沒有工作,想去收入更高的崗位。主管倒是善解人意,經過一番周折,終于幫他把工作調好。新崗位的收入比原來高出一截,但著實辛苦,工作三班倒、活多事雜。小李一門子新鮮,適應能力也強,干的前一陣子倒不錯,自認為累就累點,誰讓家里缺錢花呢!
時隔一年,他反悔了。小李再次找到主管,要求換回原來的崗位。理由是愛人在超市上班,小孩學費也不愁了,感覺自己的身體大不如前,眼下的崗位已經不能勝任。主管開始倒還客氣,只問他當初是怎么說的?而且原崗位已經在裁員,不可能重新回去。
小李心里急了,軟磨硬泡說上一大堆好話。主管坦白講,要他徹底打消再次調換崗位的念頭。從這以后,小李一上班就發牢騷,成天怨天尤人,無限放大工作中的煩惱和不堪。他逢人便說,自己上班多么的辛苦,這都怨主管,當初把自己騙了。
小李在現崗位稀里糊涂過了兩年。這次在餐桌上老調重彈,再三數落主管的不是,好像當初并非他本人的意愿,倒是別人虧欠他,特別是主管,純屬居心不良。
只是不知私底下,小李是否認真想過,如此這般遷怒于人,下次有誰還敢幫他。
3
同學阿勇是一名文學愛好者,業余時間喜歡讀書寫作。年初開始,他也搭上新媒體的時代列車,在網上開通了個人微信公號。這樣一來,阿勇比以前更加忙了。白天上班,晚上碼字,還得承擔家庭的責任,擠出時間做自己的微號。
前兩天我在書店見到他,看上去精氣神倒不錯,遠沒有想象中那般身心疲憊、痛苦不堪。以前總聽人說,戀上網絡寫作,特別是兼做自媒體的人,都很狂熱,與微商沒啥區別。個人微信公號入門容易,把平臺做好很難,特別是文學創作類。除了內容戳心,還得有人捧場,與讀者不停的互動。
對此,阿勇有自己的不同看法。他申請微信公號以來,并沒有和其他人一樣,成天為自己的微信公號吆喝,還拉上家人、朋友或者同事,不斷求關注、求點贊、求轉發。在他看來,喜歡文學創作,乃至開通微信公號,都屬于他的興趣愛好,是他個人的選擇,與身邊人無關。平常工作忙,家務事不少,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必然付出更多艱辛的努力。他坦言,維護微信公號的壓力不小,尤其是起步的階段。好在家人都支持他,特別是愛人一直給予關心。但他不想將這份壓力轉嫁于家人,更不希望為此影響正常的生活。
顯然,阿勇的決定是明智的。干成一件事情不容易,即使需要借助他人的幫助,但很多選擇并非別人授意,既然已經有了自己的決定,何不勇敢前行,為此付出更多呢?
人的一生總會面臨不同的選擇,升學、就業、婚戀、事業、家庭,有時也迫于無奈,但更多的主動權還在自己。是自己的選擇,過程與結局,無論好歹,與他人無關。
【向往森林的散文】相關文章:
向往的生活散文12-27
向往-散文欣賞04-18
向往天空-散文03-27
心中的向往散文05-23
向往旅游散文01-23
葉子的向往散文04-08
我向往的生活散文02-17
神鷹向往的地方散文04-23
向往詩人-隨筆散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