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中和打粑粑散文

時間:2021-04-14 14:47:26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中和打粑粑散文

  在寧遠風俗民謠中,素有“西洞粑粑北路酒”的說法。“西洞”指的就是位于縣城最西端的中和鎮。《說文》中云:“洞,疾流也。”寧遠縣有四條較大的河流,本鎮就有舂水、仁江兩條河經過。舂水自北而來,至多公壩時,兩岸青山夾對出,風光旖旎,婀娜多姿,是縣人出游的好去處。仁江,發源于新開西山王家,一路從山間奔來,到黃嶺時,筑壩截水成一水庫,叫鳳仙橋水庫。春夏可蓄水,秋旱季節沿半山腰的水渠淌淌而下,澆灌新開、中和、慕投幾十余村的田地,與山下的河道交相輝映,養育著一代又一代的生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注:“洞,謂中空也。”本地喀斯特地貌典型,石灰巖廣布,洞穴眾多。我不知道是哪個意思。

中和打粑粑散文

  本鎮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肥沃,盛產稻谷、柑橘、油茶、楊梅等,且民風淳樸,隱忍謙讓。又不失剽悍霸蠻之氣。正如這晝夜不舍的江水一樣,時而風平浪靜,時而神威大發。

  國人重春節。過年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殺年豬,磨豆腐,泡豆腐,熏臘肉,置年貨,祭祖祈神,當然也少不了最初用來供奉祖先的打粑粑。

  打粑粑獨特之處就在這一個“打”字。選用上好的糯米,先用水泡軟,上甑蒸熟,然后一大群早早請到家中的隊伍就開始忙碌起來了。一人用菜鏟把一定份量的熟糯米飯盛好倒入石臼中,兩個壯實小伙各持一根七八斤重的木制粑錘,先輕輕地擠壓,然后力度不斷加大,到糯米飯粘成一團之后,脫掉外套,裸著上身,喊著口號,你一錘我一錘弄將起來。如有心儀的姑娘在旁,更是賣力,像打了雞血似的,將手中的粑錘舞得虎虎生風,自己也滿身大汗。人家打一臼就要換人,他可以接連打好幾臼不歇氣。

  年長者(我家請的照例是隔壁的七伯。)把后生挑來的粘性很重的粑粑挼下來,放入米篩里。米篩里撒滿一層粳米粉(不是吃的米線哦)。把粑粑捏成團順勢扔到旁邊的也鋪上米粉的桌子上。圍著桌子的婦女小孩則搶過來,按成厚約一公分左右的餅狀。由一名傳送員把這些成形品種一個一個地送到撒滿米粉的面板上。而且隔會兒要翻一次,以免粘住面板。

  這樣的一場盛會,自然是熱鬧非凡。插科打渾,相互取笑是常事。大家哄笑一場,吃些糖果,趕往下一家。

  由于制作過程費時費力又麻煩,人們開始用機器代替了錘打這一道工序。不僅沒以前那么熱鬧,做出來的粑粑也少了許多味道。其他美食也是如此。試想一下,沒經過錘打,用機器擠出來的玩意兒,還叫“打粑粑”嗎?

  置放一段時間之后,就要放入大水缸中。隔十天半個月換次水。久的可以吃到清明。不過味道要差了很多。

  粑粑可烘,可煎,可水煮,也可炸,視各人的口味。可放白糖,可放砂糖,也可以加用砂糖、餅干、芝麻等弄出來的粑粑糖。當然有的小孩圖省事,什么也不放,把烘成兩面有焦鍋的熱乎乎的粑粑,一邊吃,一邊不停地換手,在空中丟來丟去,似雜耍一般。老人則用取暖的烘爐順勢烤起來,完了放點糖,對折如肉夾饃樣,啃起來。

  其實這種美食,其他鄉鎮也有。北路一帶更講究一些。他們做得更圓,更均勻,更美觀。一些送人的還蓋有紅色的大“囍”字。

  名稱也多種多樣。湘西叫糍粑。廣西叫年糕。工具也大同小異。有鋤頭狀的粑錘,有木制的臼。也有先磨成粉的。還有做成方形的。只不過我孤陋寡聞,不知道罷了。

【中和打粑粑散文】相關文章:

齋湯粑粑散文05-22

燕子花粑粑散文01-11

艾青時分粑粑香散文03-25

高粱粑粑散文隨筆01-13

做紅薯粑粑的散文隨筆04-30

雪中和黃昏的散文詩04-20

月亮粑粑,踩著瓦渣散文隨筆04-27

燒粑粑吃07-18

打豬草經典散文05-0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网站 | 一区二区国产欧美在线视频 |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 日韩a级中文字幕视频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理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