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歸田賦》散文

時間:2021-04-14 19:36:56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歸田賦》散文

  游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

《歸田賦》散文

  于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郁茂,百草滋榮。王睢鼓翼,鸧鹒哀鳴。交頸頡頏,關關嚶嚶。于焉逍遙,聊以娛情。

  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仰飛纖繳,俯釣長流。觸矢而斃,貪餌吞鉤。落云間之逸禽,懸淵沉之魦鰡。

  于時曜靈俄景,系以望舒。極般游之至樂,雖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遺誡,將回駕乎蓬廬。彈五弦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之軌模。茍縱心于物外,安知榮辱之所如。

  賦在漢代大約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漢初以騷體賦最為發(fā)達。所謂騷體賦,是指除賦本身鋪陳夸飾的特點外,多保留、繼承屈原辭賦的特點,內(nèi)容上多言情抒志,形式上多作楚聲,書楚語。賈誼的《鵩賦》、《吊屈原賦》、淮南小山的《招隱士》等即是這類賦的代表作。武帝以后以散體大賦最為發(fā)達,這也是整個漢賦的主流。所謂散體大賦是指句型更散化了,時空容量更大了,氣魄更雄偉了。而通過描寫京都、宮殿、畋獵來歌功頌德,幾乎已成為這些散體大賦清一色的內(nèi)容,賦的中心轉(zhuǎn)向歌頌皇朝和王權(quán),淪為典型的歌德文學、宮廷文學。賦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變化,顯然是受強大的國勢以及高度大一統(tǒng)的政局所制約。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楊雄的《甘泉賦》、《羽獵賦》、班固的《兩都賦》等即是這類賦的代表作。至東漢后期,賦又發(fā)生了新的變化,散體的抒情小賦登上了舞臺并代表著時代的潮流。這一時期雖然仍有散體大賦不斷問世,如張衡的《二京賦》的規(guī)模要遠遠超過班固的《兩都賦》,但新興的抒情小賦則代表了一種新的方向。這不僅是形式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內(nèi)容上的改變。隨著中央集權(quán)的崩潰和神學地位的動搖,隨著黨錮之禁和清義的形成,一部分生逢亂世的正直文人在此時敢于較大膽、較直露地借助于賦的形式來宣泄情懷。這樣就使賦表現(xiàn)的內(nèi)容由世界的'秩序的中心——宮廷轉(zhuǎn)到了文人自我的內(nèi)心世界。于是內(nèi)容與感情上自我的成分增加了,文學的個性、形象性也就逐漸顯現(xiàn)出來了。張衡的《歸田賦》就是在這種文學背景下產(chǎn)生的。

  張衡的一生雖然比較平穩(wěn),但不時受到奸佞小人的排擠,在仕途上并不甚得意。據(jù)《后漢書張衡傳》載:漢安帝曾因聽說張衡“善術(shù)學”,特征拜他為郎中,又遷為太史令。“順帝初,再轉(zhuǎn),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這種經(jīng)歷頗有點象韓愈“三為博士,冗不見治”一樣。后來雖曾任侍中,被皇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但“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后來又曾出任過河間相,寫下了“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cè)身東望涕沾翰”這種感慨仕途艱險的《四愁詩》。由于仕途上的不得意,他對從政采取了兩種態(tài)度,一方面盡力而為,一方面淡泊明志。他曾多次上書皇帝,規(guī)勸政事,并在任河間相時“治威嚴,整法度,……上下肅然,稱為政理。”并在受到排擠打擊時仿效屈原之《離騷》而作《思玄賦》,表明自己“愿竭力以守義兮,雖貧窮而不改”,“要既死而后已”的忠心。但他又隨時作好退步抽身的準備,在任史職時,他曾作《應閑》以明志,其中說:“君子不患位之不尊,是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是故藝可學,而行可力也。天爵高懸,得之在命,或不速而自懷,或羨旃而不臻,求之無益,故智者面而不思。”又說:“世易俗異,事埶舛殊,不能通其變,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劍,守株而伺兔也。”可見,在權(quán)力紛爭之中,他早已作好激流勇退的準備。《歸田賦》就是他在這種思想背景下寫成的。

  這篇賦雖然很短,但卻凝聚了他仕宦一生的感慨與情志,《文選》將它納入“志類是非常科學的。全文共二百十一字,可分為四層。

  第一層寫自己功業(yè)難就,決心抽身退隱。所謂“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是用《史記》蔡澤與唐舉之典。蔡澤當年不遇于時,曾讓唐舉為他相面決疑。作者用此典意在以蔡澤自比,但通過卜相決疑后,他決心歸隱,去追隨象楚辭中所寫的漁父,過那種與世無爭的生活。我們可以體會出作者在這一層中所表達的感情是相當悲憤的,雖然語似曠達,但在曠達中掩蓋不住他對江河日下的東漢末世的失望。他感慨自己再也遇不到黃河為之澄清的太平盛世了;自己雖有蔡澤那樣的滿腹經(jīng)綸,卻再也沒有他那樣建功立業(yè)的機遇了。他只好向著人間社會,慨嘆一聲,悄然而去。

  第二層寫自己歸田后的欣喜心情。感情的曲線由低沉轉(zhuǎn)向高昂。心情也從抑郁轉(zhuǎn)向開朗。天氣是那樣的晴朗,百草是那樣的豐茂,鳥兒是那樣的歡躍。面對著這美好的大自然,他似乎真的要忘掉世事的一切煩惱,“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了。

  第三層又頓作轉(zhuǎn)折。感情的曲線又跌了深淵之中。作者在寫漁獵時,并沒有寫其中的樂趣,而是大發(fā)了一頓“云間之逸禽”如何“觸矢而斃”,“淵沉之魦鰡”如何“貪餌吞鉤”,這不明明是語此而意彼,借以大發(fā)世事之險惡,官場之傾軋的感慨嗎?話雖很短,但這里面顯系包含了作者一生宦海浮沉的種種悲憤與心酸。

  最后一段是真正的曠達語。所謂“老氏之遺誡”,乃指老子所云:“馳騁田獵,令人心發(fā)狂。”意即應節(jié)制田獵,加強人生的自我修養(yǎng)。于是他徜徉徘徊于舜所制作的美妙的五弦音樂和周公孔子所遺傳下的深奧的典籍之中,并奮發(fā)著述,闡明圣則。最終他以老莊的哲學——游于物外,意即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輕外物而自重的哲學來武裝自己,于是達到了齊榮辱、忘得失的境界,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了。感情的曲線在這一層中又轉(zhuǎn)向開朗昂揚,全篇也就在這曠達超脫的調(diào)子中戛然收束。

  總觀全篇,可以看出這確實是一篇言“志”之賦。其“志”就是對宦海浮沉、仕途坎坷的深沉悲哀,就是對人生怎樣擺脫這種悲哀的深刻反省。而這種“志”又是他一生的總結(jié),所以不但思想深刻,而且感情凝聚得也相當深厚和真實。話雖不多,但句句發(fā)自內(nèi)心,且句句閃現(xiàn)著他生活遭遇的折光。而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和不斷跳躍變化的感情曲線,更增加了表情的生動性和內(nèi)心世界的豐富性。這一切都使這篇小品化的抒情小賦在言志抒情時獲得了真實性和個性化的永恒價值,讀起它不知要比讀他所寫的意在和班固爭奇斗勝的笨拙滯重的《二京賦》要被感動得多多少!

  張衡的《歸田賦》可謂散體抒情小賦的先驅(qū)。這之后東漢末年趙壹的《刺世疾邪賦》、禰衡的《鸚鵡賦》、三國西晉時期王粲的《登樓賦》、曹植的《洛神賦》、向秀的《思舊賦》、陶淵明的《悲士不遇賦》,以至具有同樣特點的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劉伶的《酒德頌》、阮籍的《大人先生傳》相繼問世,把賦從僵死滯重的困境中解救出來,開辟了一塊具有生命力的新天地。當然,《歸田賦》給后代影響最大、最直接的要算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了。可以說《歸去來兮辭》在構(gòu)思、命意、手法上都直接受《歸田賦》的啟示,只不過寫得比它更成熟、更深刻、更成功、更富有個性化和文學色彩罷了。

【《歸田賦》散文】相關文章:

《歸田賦》譯文12-26

張衡的歸田賦10-05

《歸田賦》的鑒賞11-26

歸思散文04-03

歸思的散文04-02

歸與隱散文04-21

歸同題散文05-10

歸的隨筆散文05-08

歸的優(yōu)美散文01-2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电影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日本97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理论片大全 |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 亚洲综合一区在线 |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