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散文:心靜自然涼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流火的天氣多半是在中伏。今年的夏,卻是別樣的。
空曠處消夏的人們,像邂逅其他節(jié)氣一樣議論著:明天就要數(shù)伏了。人們沒有預(yù)料到今年初伏的別樣。因為,往年的初伏并不讓人有難耐的濕熱。
晚間的預(yù)報圖,大半個中國都是紫紅色,氣象部門屢屢發(fā)出高溫預(yù)警。醒示人們減少外出,多喝水。趁著一早的涼爽,菜市場熙熙攘攘,人們備好了一天的菜蔬。那一座建筑工地,也一反常態(tài),一早上班,早早收工。
上午,懸掛在樓壁上一臺臺空調(diào)機(jī),漸次開啟,滴滴答答的水滴流在樓宇的街巷。我關(guān)緊門窗,透過淺藍(lán)色的玻璃,太陽似乎沒有那樣刺眼的火辣,靜靜地閱讀著那些剛剛更新的文字,享受著初伏里的一抹清涼與寧靜!
科技的進(jìn)步,物質(zhì)的豐腴,讓人耐熱耐寒的能力退化。腳步匆匆的人們,常常戴著帽子,口罩,墨鏡,裹著紗巾,系著圍脖,嚴(yán)嚴(yán)實實的把紫外線擋在了外面。燥熱,有時并不全然來自天氣,即便是清涼的天氣,一陣陣心煩意亂,也會讓人們倍感不適。生前的母親,也會在夏日偶來市里小住,總是說,城里的人嬌貴,怕熱。咱鄉(xiāng)下的人,總沿著節(jié)氣的指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部就班地耕種。再熱的三伏天,也不能間斷耕作,鉆到一人高的莊稼地里中鋤,熱了,到地頭歇歇喝口涼水。累了,抽上一袋煙,一層層梯田,就這樣一鋤一鋤的鋤了一遍又一遍。
夜幕降臨,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喝上兩碗綠豆湯,躺在房頂上的竹席上,放逐一天的勞累和暑熱。老人們手持一把蒲扇,扇來扇去,驅(qū)趕著蚊子。孩子們聽著老人講著村里的陳年舊事,慢慢地進(jìn)入夢鄉(xiāng)。
心靜自然涼。即便是流火的七月,只要秉持一種淡然的情懷,守望那一抹清凈和淡定,也會遠(yuǎn)離燥熱,默享流火天氣里一抹清爽的。伏天,一朵厚重的云兒,也會脫胎一片雨。風(fēng)雨過后,殘花敗葉飄落。開元南路新月魚莊到古玩市場的路段上,幾位身著橘黃色的清潔工人,頭頂烈日,耐著性子,一掃帚一掃帚的清掃著每一寸瀝青路面,有板有眼,毫不懈怠。清掃的是垃圾,也清掃了心靈那一片暑熱。
喧囂的城市,走在軟綿綿的'瀝青路上,頭頂太陽的烘烤,腳下有高溫的熏蒸。然而,誰又敢懈怠匆匆的腳步,放下層層心事呢?這樣的生態(tài),這樣的心境,有誰又能親近涼爽。蝸居高樓大廈,仰仗現(xiàn)代科技享受夏日涼爽的人們,也許早已淡忘了心靜自然涼的境界,不得不與流火的三伏天相伴一程。
腳步匆匆的人們,臉上堆滿了了倦意,心靈裝滿了心事。在這個趨于浮躁的時代,讓人們不得不學(xué)會了急功近利,萌生了種種誘惑,平添了一抹抹不切實際的欲望。太多的煩囂,在悄無聲息的歲月里,已經(jīng)深深植根心田。心靜自然涼是一種無論科技何以進(jìn)步,物質(zhì)何以豐腴,都是無法取代的生態(tài)。這種延展久遠(yuǎn)的生態(tài),正在浮躁的歲月里褪色,正在后一代人的生活中淡出。
冬病夏治,心病也可夏治。在流火的伏天,只要秉持一種心靈的清凈,遠(yuǎn)離物欲,擱淺糾結(jié),就一定會親歷心靜自然涼的那一抹愜意。
【經(jīng)典散文:心靜自然涼】相關(guān)文章:
心靜自然涼08-27
心靜自然涼09-15
心靜自然涼散文隨筆04-29
心靜自然涼作文素材02-28
心靜自然涼_550字02-28
心靜如清泉散文04-25
似涼非涼,非涼似涼散文隨筆04-26
薄涼散文01-22
秋雨的涼散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