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傷感散文
我的父親已經去世兩年。
這兩年里,我常常憶起我的父親:斑白的頭發,瘦削的臉,一雙雖然因為有點白內障而使其看東西總是不太清晰到始終依然顯得有神的眼睛,和下巴上綴著的一粒黑黑的肉痣上長出的兩根須發,常常印在我的腦海里,很深很深。
我的父親個子挺高,1.78米;身體很寬厚,明明不胖,卻因骨骼寬大,所以讓我一直覺得他很偉岸、強壯,以至于讓人在他面前總會畏懼三分。
媽媽經常給我講起我父親:
在村里還年輕的時候,一個村的外姓人經常欺負一個我們同姓的推算起前幾輩也算親戚的人,吵鬧得要動用東西打架的地步時,我父親就一句話說‘’是不是‘’要打,便讓那個外姓人灰溜溜的不敢再吱聲。
我不明白,我的父親為何在村里有這么大的威力,據媽媽講,主要原因是我父親年輕時候在糧站上班那幾年鍛煉出來了很大的力氣,而這一點村里的人是人盡皆知的。
記憶中:
父親是個不善言談的人,有事說事,沒事就基本沒有閑農門陣可與他人閑談。
父親是個喜歡幫人的人,只要那家有事,他是有求必應。
父親是個不輕易強勢的人,雖然他看起來很強大,但只要做得不過分,他都能忍讓。
父親是個很和藹的人,村里的小孩,沒一個怕他。
所以他盡管讓人害怕,但是不管怕不怕他的人,卻出奇的跟他非常合得來。
父親大概是因為沒怎么讀書的緣故,在教育我們的時候,不象我現在教育我的孩子那樣整天嘮叨而是只言片語,沒有一句大道理,但懂得給我樹立榜樣:
一生中,父親就在我讀小學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希望你能象你幺爸那樣。
我幺爸很優秀,在我父親口中,他是一路跳躍式讀書,基本上是讀一年就跳讀一年,后來初中沒讀完就去參軍,參軍沒幾年,就從當班長開始直到當上營級教導員,后來準備再提干時被我幺媽強行退伍了。
自那之后,我就奔著這個目標發奮讀書。
父親是個很吃得苦的人: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躬耕于地,從不抱怨。
父親是個善于教育孩子的人:農忙季節,為了鍛煉我們,讓我們下地教導我們種莊稼,讓我們從小償到了揮汗如雨汗流浹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動人民的酸甜苦辣朝不保夕來之不易的生活。
父親是個從不溺愛孩子的人:對于我們,什么還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做得什么做不得,總會在事情發生前告訴我們,讓我們從小就沒怎么做錯過一件事;在我教育我兒子他的孫子時盡管感覺我做得不對有些過分他都不會當面揭露我和保護我的兒子,而是先站在我的立場讓他的孫子認識到自己錯誤然后單獨給我指出我的問題,并不像其他爺爺一般去舍身維護他的孫子。
父親就是一個這樣的人。
我很愛父親,但因我遺傳了我的`父親這些秉性,依然言語不多,所以在父親有生之年,在他面前我沒有能夠把愛掛在嘴邊,就是在他躺在特護病房時我握住他尚有溫度的手因他無法搶救過來而喉頭哽咽得我沒法說清楚一句我愛你,爸,希望你能挺住,不要離開我,趕緊醒過來的話都沒能說出來讓他聽到。
我很愛我的父親,在他有生之年,我說不出來就只能向父親提供他必須的生活用品陪父親喝點酒陪父親說會兒話陪父親去一些力所能及的風景區旅游一番。
本想陪父親去往大江南北天涯海角走一朝,但因了母親體弱多病,他們不能同行遠渡,所以終未能實現。
未盡之事,直到現在,每每想起都心情沉重郁郁寡歡。
唯一不感到遺憾的,就是在父親確實不能治愈我守在了他身邊連夜送他回到了老家讓他了卻了他能夠葉落歸根的夙愿;
唯一不感到遺憾的,就是在父親下葬前和我的弟弟一起用剃須刀給他把頭發和胡須清理得干干凈凈所做的最后一件事;
唯一不感到遺憾的,就是在父親入土關上那扇永遠都不能打開的棺蓋前我和弟弟將父親的頭和身子扶正然后靜靜地跟父親告別在心里歇斯底里高喊爸爸,您走好,我們會時常回來看您的,希望你能在遠方過得幸福快樂安康而最后一次跟父親的親密接觸。
父親就這樣離開了我們,還能讓我久久不能釋懷的就是父親永遠守在老家孤獨地生活在老家,而我們只能在父親的祭日在每年的清明節在每年的每個節日痛心的哀悼我的父親。
親愛的父親:
您雖然走了,但時間并沒能阻止我們對您的思念;
您雖然走了,但空間并沒能阻止我們對您的思念;
您雖然走了,但我們對您的愛卻心存永恒。
爸,我真的很愛您!
如果有來生,我不會再留下什么遺憾,對您,對我,對我們!
20XX年7月19日
【父親是傷感散文】相關文章:
父親的傷感散文11-27
關于父親的傷感散文04-17
父親的豐碑傷感散文04-17
憶父親傷感散文06-22
回憶我的父親傷感散文02-28
傷感的散文:父親和他的兒子06-22
我的父親傷感散文700字03-10
愿父親一切安好傷感散文04-16
寫在父親離開我的那段日子傷感散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