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門內的上上人散文
凈土門內的上上人,就是老實念佛人。
老實念佛不容易啊!
真正能做到老實念佛的只有兩種人,
一是通宗通教的大智慧者,一生精勤修學,一大藏經通徹明了,真正弄懂了世尊興出世間的本懷,千經所指,萬論所歸,種種權巧方便,原來都是勸人念佛求生凈土。此時方能放下世出世間一切,死心踏地一句佛號執持不舍,古德謂之“還愚癡歸極樂”。
還有一種就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一字不識的老太婆,什么都不會——也正因為如此,沒有八難之一的所知障,只聽信善知識一句老實念佛就能往生凈土,人家就相信了,沒有任何懷疑,所謂直心是道場,就這樣一句佛號念到底,臨終莊嚴往生了。
此二種人為數不多,更多的是上不上下不下的二拉子。識幾個字,又能誦經,又能持咒,種種玄坐問禪的公案也裝得不少,講起佛法也頭頭是道。
這種人最讓人頭疼。說念佛吧,待人接物迎來送往之間也會溜出一句阿彌陀佛來,至于說依托念佛了生脫死,在他心目中不過是說說而已。
既便其中自稱為修持凈土法門的,也相信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相信持名念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他們的相信是打了大折扣的,實質上是變味了的相信,也算不上真正的相信。
依照常規,人們的思維慣性,凡簡單的必定不是最好的,最好的總是比較艱難的,所謂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這就是凡夫的心態。猶如上集貿市場,大門口最便宜又叫賣得最響的,往往沒有幾個人去光顧。人們總是匆匆走過,隨大流往里涌,好東西總是藏得最深的,摩尼無價之寶,也就這樣當面錯過。
想當初,世尊宣說佛法時,只要是一乘了義之根本究競法,一般都有他方佛出來誠證,所謂佛佛道同,一佛出世百佛擁護。而整個一大藏經中,能夠讓十方諸佛同時出廣長舌相異口同聲誠證的只有一部《阿彌陀經》。當世尊在最后宣示其出世之本懷,宣講念佛往生凈土時,所有十方諸佛,紛紛站出來贊嘆誠證,這是絕無僅有的現象。
為什么?勸導眾生念佛求生凈土,是釋迦世尊興出世間八十年的唯一心愿,當然也是十方諸佛的共同心愿嘛!
可福薄慧淺的末法眾生,就是這樣不識貨!
絕大多數的念佛行人,在每天三萬、兩萬地念佛的同時,總是覺得單憑一句名號始終不保險,心里不踏實,哪里會有如此便宜的事呢?他們對于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有多大功德實在是不甚了了,總要依憑自己的一點點有漏有為功德來做強力補充。以為這樣才保險,往生才可靠。
這是幾乎所有念佛行人普遍存在的一個極大誤區,一個致命的陷井,由于根本不認識名號功德的真義,念佛之外廣積雜善,越是漫無目的的遍山亂尋,越是反而心里無底,往生沒有把握,如果遇上其他宗門高師相勸相邀,極有可能最終放棄念佛之法,痛失脫離輪回良機!
太可惜,太可惜了。
這是由于認識上的差之毫厘,導致行持和結果上離題萬里的`根本所在。
反觀一字不識的老太婆,什么都不會,當然也不懂任何修持的道理。但人家宿世善根深厚,福德廣大不可測量啊,今生示現“愚鈍”文盲之身,一聽善知識指引,當下信受,當下“至心信樂”、當下“欲生我國”、當下“一心不亂”、當下“執持名號”,老實念佛,豈有不生之理?
從古至今各種往生錄中,這種人占的比例最大。不用感到驚奇、詫異,人家過去生生世世,累積了多少善根福德,你知道么?不能只看這一世,我常對別人講,這些一字不識的老太婆過去生生世世做了多少次的大和尚、大方丈,供養了無量尊佛,積累了無可限量的善根福德啦!今生不過是最后畫龍點睛之筆啦!
善導和尚偈曰:
“宿世見諸佛,則能信此事,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
,此偈正是其真實寫照。
她們才是凈土門內,也是整個教內真正的上上人——人家最終能莊嚴往生高妙的西方報土,當生即能成佛。而那許許多多風風光光的大和尚、大方丈是否都能全部往生脫離生死呢?都能不墜入輪回,乃至于三惡道么?古往今來,多少風云人物重入生死苦海啊!大家熟知的法華尼,三十年精進持念《法華經》然不知念佛生西一法,后世轉為官妓!印光大師經常例舉的一些真實典故,如:五祖戒,草堂清,真如喆……“參禪縱能大徹大悟………尚不能了,而一再受生反致迷失,較前為遠不能及……”。他們不是上上人,也不是上人,連中等都說不上。來生墜入輪回,一切都不提了。
無論你今生如何風光,修持如何了不得,功德如何的大——而最終沒能了脫生死,則一切修持都是虛假的,一切功德都不是真實的。僅止結個善緣而已。該怎么輪回的還是受業力牽引怎么去輪回。豈不哀哉!
最后引用一段印祖開示作為小結,望我等凈土行人警醒。
“光自西徂東,由北至南,往返萬余里,閱人多矣。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視凈土者穢物,恐其污己者,臨終多是手忙腳亂,呼爹叫娘。
其有老實頭持戒念佛,縱信愿未極,瑞相不現,皆是安然命終。
其故何哉?良由心水澄清,由分別而昏動;識波奔涌,因佛號以停凝,所以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也。”
【凈土門內的上上人散文】相關文章:
凈土現代散文05-12
那片凈土散文04-09
守望文化凈土散文02-13
凈土,柔情短篇散文04-19
凈土的抒情散文01-16
凈土難覓散文欣賞04-26
家鄉凈土抒情散文03-12
浮華時代的凈土世界散文12-30
心靈深處的凈土散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