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盛衰之說散文
盛與衰,萬物之常情。
一
世間萬物,有盛時,亦有衰時。花草林木,高山流水,飛禽走獸,乃至個人宗族,社稷國家,皆不過如此。
花開于花季,可以芳香四溢,妖艷逼人。花季過后“零落成泥輾作塵”,“化作春泥更護花”,終歸于其宿命。
人何嘗不是如此?青春之時,或血氣方剛,英姿颯爽,“力拔山兮氣蓋世”;或容艷如花,傾國傾城,令“六粉黛無顏色”。然韶華易逝,終究逃不了氣衰力竭,英雄末路,只嘆“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凡塵俗人,怎奈何流年的侵蝕?到最后,管你“皇圖霸業”,“血海深恨”,盡歸塵土。
族亦如此。紅樓舊夢,白玉為堂金作馬的`賈府,其興也,勃焉,其衰也,忽焉。國家,王朝呢?“憶昔開元全盛日”,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煌煌唐朝,區區二十年,風云突變。“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大唐再無起色。
盛極而衰,否極泰來。彎月如鉤,旬日則圓;皓月如盤,轉眼即虧。“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未嘗不可歸于此道理。
故有悖于此規律者,常不得好果。摘鮮花而欲留其芳,只會落個花殞香消;期長生而不惜勞命傷財者,反而難逃早死。那位妄想“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的始皇帝,其王朝不過二十年的壽命。
盛衰必然,何求久盛不衰?勸君看透,心如止水。
二
然,盛衰亦無常。無人能料到何時轉盛,又何時轉衰。
人若處衰時,勿需哀嘆消沉。君不見有鳥止于南方之阜,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沖天。忍一時胯下之辱,熬一回臥薪嘗膽,奮然崛起,有何不能?
君若處盛境,也切莫自得。俗語云:“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今日風生水起,說不定明日便冷火黢煙。何必如愚昧之寒號蟲,夏日鳴:“鳳凰不如我”,冬日卻只能言“得過且過”?
盛衰無常,何必喜盛而悲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勸君看淡,心如止水。
三
人云:“捧得愈高,摔得越慘。”誠如是也。
盛極之后,衰亦極。盛之極燦爛,衰之極慘淡。煙花笑,絢麗多彩,然稍縱即逝,歸于虛無;曇花現,美艷驚人,而后常歲枯容,花非花。與之相比,花季久長,一開遍野的花是否更為人欣賞?盛極而后衰極,或盛衰平平,孰更為人所受?
筆者以為此二者并無優劣之分,所選前者或后者,為人生觀使然。
盛衰平平,無大起大落,悠然度此生,從容對萬物,亦是一種人所向往的人生。
然而,筆者更傾于前者。盛若至極,此生足矣。縱觀古今,多少大作為者,人生謝幕時一片凄涼。精忠者有如岳飛,以大捷之輝耀,卻換得“莫須有”之罪名,最后身首異處。然而其報國之心,作戰之勇,后世傳頌,“青山有幸埋忠骨” 。才華卓絕者有如王勃,一篇《滕王閣序》耀古今,然天妒其才,英年早逝。但短命絲毫不曾掩住其詩文的璀璨。下場可悲,但其盛之極更令無數男兒神往。盛若至極,此生無憾!
人生如翻山越嶺,盛在峰,衰在谷;人生有波濤起伏,盛在尖,衰在底。峰谷之高低,波濤之洶涌,取決于己之選擇。面對盛衰,心如止水,蓋是至高境界。
語文老師評語:以平和沖淡之心境度歡喜憂傷之人生,隨緣,隨性,隨心。
【淺談盛衰之說散文】相關文章:
童年的記憶之說書散文05-26
盛衰榮辱動物情散文隨筆05-03
男女人之說-心情隨筆散文04-28
淺談散文05-11
淺談高考的散文05-26
淺談孤獨散文11-27
光陰淺談的散文01-14
淺談外貌散文04-03
淺談藝術散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