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安靜還給汶川散文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三天沒吃飯的乞丐突然看到了一塊餿饅頭,幸福就是內急的人突然看到了臭烘烘的廁所,幸福就是最無助的時候的一個擁抱,幸福就是……在最需的時候給與最需要的東西,一滴水,一件爛衣服……一段小小的安靜。
隨著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紀念日的臨近,前往四川災區的人逐漸多了起來。據報道,“五一”小長假期間,眾多游客成批趕往災區,特別是汶川、映秀、北川等地。部分路段交通一度癱瘓,賓館爆滿,餐館人滿為患,擂鼓鎮甚至設起了游客勸返點。
紀念日不是留念日,不是拿著相機到汶川拍幾張照片,像一個全球慈善大使一樣問一句“這一年過的好嗎?”。
紀念日是為了讓我們這個國家甚至是這個世界記住這一天,記住我們偉大的四川人民以及華夏兒女是如何同災難作斗爭的,記住那些被災難奪取生命的同胞,給他們的亡靈一絲絲告慰,更是為了讓這災難能夠時時的提醒我們人類是偉大的,但是,大自然是不可抗拒的,我們應該敬畏它,也應該尊重它。
是的,這一年來,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志愿者為了讓汶川早日重建也紛紛置身災區,各路媒體通過自己的鏡頭和筆把災區群眾克服悲痛、自強不息的感人事跡和精神風貌呈現給世人,引來更多善意的關注和真誠的支持。在紀念日期間,也不排除因為有課的到來拉動了當地的經濟。
鑒于這點應該謝謝這些為災區做過奉獻的人。我們都是人,都有血有肉有感情,假如您的親人在地震中離開這個世界,經過時間的磨合,您剛剛收拾好了一份心情準備迎接未來,這個時候,過多的人去迫使您觸摸那塊不愿意觸摸的傷疤,我想,早晚您會崩潰。
我們紀念這一天,并不一定非要跑到汶川去,但過多的`人流、過度的采訪、喧囂的言行,也不可避免帶給災區群眾一定程度的紛擾。汶川是個紀念地,但不同于景區。人們應該保持合乎情理的節制。那些死難的同胞需要一個儀式,這種儀式更多的是來自我們自身心靈深處的,而不是救世主式的施舍。
善意的關愛,有時候,也是一種無形的傷害,比如您無意中的“你想媽媽嗎?”,這會打破他們心靈的平靜。他們需要關愛,需要幫助,但在這個已經足夠讓他們感到哀傷的紀念日里,對他們來說,也許安靜時最大的幸福。
【把安靜還給汶川散文】相關文章:
安靜散文04-22
把世界還給奶奶散文01-05
把顏色還給歲月散文05-16
安靜的亂寫散文01-03
安靜著真好散文12-28
安靜的姿勢散文03-28
豐富的安靜散文05-22
安靜的冬雪散文05-09
安靜的西山的散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