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守在文明之中散文
“人心散了,飯也吃不好了。自從有了微博,我拍菜的水平蒸蒸日上,吃菜的興趣卻江河日下。”這是著名美食評論家沈宏非的話。
生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到處可見“食指族”“低頭族”,置身事內,想必這其中的厲害大家也都知曉。
于是有人忍受不了了。一路微博直播自己攀登雪峰的過程,再發條微博表示自己與自然交融的感慨。這美其名曰:逃離城市。
實則,我以為你是逃離了擁擠的人群和繁華的街道,而你的內心仍然被禁錮在城市的節奏中。
說到底,這只是國人面對科學文明、自然文明、工業文明三者沖擊之時不知所措的一種表現。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每一次文明的變更都是歷史的進步,但是每一次卻又引起無數的深思。
曾經,美國科技撰稿人保羅宣布自己將退出互聯網一個月,然后用這一個月去扔飛鏢,曬太陽,夸張到連家人都以為他不在人世了。后來他忍受不了了,在本子上寫下的第一句話是:我錯了。可見,科技文明已經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成為一種逃脫不了的`習慣了。
中國人秉著“自然山水陶冶情操”的準則面對科技文明,他們有的選擇了排斥。自然文明是好的。徐志摩曾經在文章中建議我們出行游玩不要帶書,更不可帶女伴,為的是我們能夠更好享受絕美的自然風景。而我卻固執地認為,自然是你心靈的棲息地,讓你安放你游離的靈魂之地。然則若你當其為永棲之地,那無疑是種歷史的倒退了。
常有人穿著西裝在賓館的酒桌上數列著工業文明的弊端,映在酒杯里的樣子是副自命清高的形象。敢問,若沒有工業文明的快速發展,你又會在何時何地去發出這樣的無奈之詞。
時代不同了。任何一種文明都有其利弊,與其讓世界為你鋪上地毯,倒不如穿好鞋子來保護好自己的腳。放開思想,合理利用文明,這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
面對沖擊,不慌不亂,文明為你而生,為你而變。那些逃離城市的借口只是一種自我欺騙,意義何在?
我站在自然的頂端,暫時收起了手機,俯看著一排排高樓在這旭日升起的那一瞬的輝煌。我在駐立,亦在守護。
【駐守在文明之中散文】相關文章:
回憶之中的散文05-04
只愿守在舊時光里愛你散文01-09
但愿他能守在我身旁散文05-25
情愿就這樣守在網中央散文05-18
初夏讓友誼相守在綠意里散文11-10
偶然之中的必然散文02-22
生命之中的繁華散文05-09
情理之中散文03-28
晨霧之中的聯想散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