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明與文化思考的散文
衡量一個地方或一個家庭的文明程度,不能僅僅以該地方或該家庭的人口文化狀況為參考。因為文化狀況代表不了文明狀態(tài)、修養(yǎng)及涵養(yǎng)程度,就如同知書與達理的關系,知書者不一定就達理,達理者不一定就知書,知書和達理沒有必然的關系。
有時文化程度根本無法掩飾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粗俗與野氣。況且一個地方或一個人的文明程度,受他們生活的地域文化、生活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另外絕大部分人具有很大的趨同性。
一個地域、一個族群,人說話的語氣、臉上的表情、行為舉止最能說明其文明程度。文化素養(yǎng)較高的地域和族群,無論經濟狀況好與壞,幾乎所有的人的精神狀態(tài)一般相對比較自然、放松和安詳,舉止行為比較內斂,棱角不是那么分明。
整體文化素養(yǎng)較低的地域或族群,他們的言語、行為、舉止間,根本無法掩飾住已經深入骨髓的粗野與俗氣。要改變一個地域、一個族群的文明狀態(tài),需要花費漫長的時間進行調理、滋潤、孕育和熏陶,而不是僅僅改變其經濟狀況和生存狀況所能達到的。
經濟狀況可以改變人的精神需求,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人在物質生活達到一定得高度以后,就會有精神生活的需求與之相匹配。在一個沒有生活秩序,沒有文明熏陶,沒有起碼的社會道德規(guī)則的地方,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禮讓與謙卑,不知禮義廉恥為國之四維,不知道包容與寬容,無文明可言,無所謂敬畏,人們的行為舉止往往是野蠻或匪夷所思的。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粗俗的人手中越是有錢,對社會和周圍的危害越大。
文明既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又是一個具體的概念。文明以文化為基礎,用文化的力量促生文明。文化的力量可以凈化人的思想和靈魂,維護高尚的行為準則,規(guī)范社會的管理和社會行為。文化即就是文明教化。一個地方的文化底蘊與文明程度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日常生活和人群的行為舉止的細節(jié),也可以通過該地域內的角角落落發(fā)生的小事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有著明顯的感悟。
社會的進步應該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同步,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是社會進步的兩個必備的車輪,一個都不能出現(xiàn)問題,無論哪一個出現(xiàn)問題,社會進步的車輪就會拋錨,無法正常進行。一個有著高度物質文明的.社會需要一個高度的精神文明來支撐,為之保駕護航。
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歸根結底其實就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共同發(fā)展的結晶,它們之間是交相輝映、相互支持、相互協(xié)調同步的,其中任何一個出現(xiàn)問題,都會釀造出相當?shù)穆闊┗蚩喙踔量梢阅⒘硗庖环降某晒虺蔀樯鐣M步的障礙和阻力。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間是相互依托、相互依靠的。一味地追求物質文明建設,而忽視精神文明的建設重要作用,只能是讓更多的人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和支撐,失去了敬畏,導致社會道德底線不斷地被踐踏或突破,出現(xiàn)精神文明的坍塌,甚至因個別人的失當行為誘發(fā)出更多的人出現(xiàn)社會悲情,沒有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就難有良好的社會心態(tài)。
人的核心價值觀決定著社會的發(fā)展趨向,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情緒與穩(wěn)定,而社會的文明程度與社會道德教化直接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進步。社會需要一股清新的空氣流入,需要文明與教化來凝聚人的精神需求,需要健全的社會制度、監(jiān)督機制與時代同步、相適應。
惟有如此才可以凝聚價值共識,增進社會的凝聚力。偉大的中國夢我的夢,讓更多的人有尊嚴地活著,為更多的人實現(xiàn)自我價值搭建平臺,使其心有所歸,有著明顯的歸宿感,不再感到孤寂,感到心無所屬;讓絕大多數(shù)人勞有所業(yè)、學有所教、居有所屋、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過有所罰、冤有所申,構建一個真正公平、正義、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
【文明與文化思考的散文】相關文章:
鄉(xiāng)愁的文化思考散文03-02
安貞堡的文化思考散文05-07
一種文化在文明里消失的散文12-30
思考人生,思考宇宙散文12-25
茶道文化的哲理思考11-28
換位思考散文03-16
名利的思考散文12-06
思考,曾經散文01-04
學會思考的散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