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的優秀散文
關于我的優秀散文1
我們都經歷或者正在經歷的歲月。有的東西留了下來,有的注定永遠消散。所幸的是,在擦肩的時刻,我們記住了彼此。如果我的微笑點亮了你,在你去的路上多出一盞燈,那么我也會感覺溫暖。
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優秀,看他有什么人指點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看他與什么人相伴。人生在世亂難覓、友情難求。但一旦獲得,請你用生命來呵護,用心靈來珍惜!
假如我是小鳥,我會記住那出生時的巢穴,假如我是樹苗,我無能遺忘那滋養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便成為我記憶中的烙印,假如……無論我是什么,無論我是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記周圍的一切,甚至可以拋棄自己,但有一樣東西是不可泯滅的——那就是回報。
音符如一個個的小天使,帶著一絲微笑,帶著一絲調皮,從我的指間輕輕溜出,連綴成彩虹般美麗的樂章。音符們柔柔的,一個接著一個,張開小嘴,把彈奏者的心情,借著圓潤的樂曲,輕輕地唱了出來。于是,甜甜的音符仿佛充滿著花香的氣味。我全身的細胞如飲了甜甜的花酒,醉倒在音符的懷抱里了。
別在樹下徘徊,別在雨中沉思,別在黑暗中落淚。向前看,不要回頭,只要你勇于面對抬起頭來,就會發現,分數的陰霾不過是短暫的雨季。向前看,還有一片明亮的天,不會使人感到彷徨。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輝,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
關于我的優秀散文2
蹣跚的背影
是鑄劍師手里的鐵
習慣了病痛
和千百次的打擊
父親依舊愛著水泥
愛著太陽
依舊用他擅長的藝術
建著高樓大廈
我們很少交談
幾乎用啞語維持血濃于水
維持白發與黑發
年少與滄桑
父親依舊相信陰陽師
相信宿命和鬼神
依舊用旁人的謊言
捏造子孫的指南針
卻從不去除那道墻
敞開懷喝酒
從不說一句暖心話
留個牽掛的導火線
關于我的優秀散文3
一位好的老師,如同一盞臺燈;一位好的老師,如同一串鑰匙;一位好老師,如同辛勤的園丁。因為她,照亮我前行的方向;因為她,帶我走進知識的殿堂。
她,就是我的第一位班主任;她,就是使我走進殿堂的一位導游;她,就是何媛老師。
當初,我伴隨著時光老人,踏進了小學的懷抱,投入到了一個新的家庭。
她凡事都盡善盡美;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對待學生嚴慈并濟。
至今,我仍無法淡忘,為了一次公開課,她與我們共同練習了三四節課,我們曾私底下問過她,她的回答我記不大清了,只記得她說:“我們只有將一點一滴的小事做到盡善盡美,才會在做其他事的時候得心應手。”
她永遠休息的最晚。在教師宿舍的燈光都媳滅了時。唯有她房間的光亮,漂白了四壁。深宵燈火與那摞整齊擺放的教案就是她的伴侶。為了我們,她永遠奮斗在第一線。
我的老師,要說我最感謝她的還是那教我寫的正楷字。當初,她就對我們寫字分外嚴格,縱使學習不好,也要書寫工整。她還說:“字就象征著一個人,字寫的好,說明這人的情操高。因為字能陶冶人的情操,在我的語文學習中,她對我的字要求是頗為嚴格的。如果沒寫好,是要打手和重寫的。
但她身為老師卻又如同一位母親似的照顧著我們。六年級下學期,學校為了我們的學習成績,給我們加了兩個晚自習。下晚自習后必須要有家長來接,恰巧陳凱那天的雙親都有事未到,等了半小時后,是何老師牽著陳凱那胖乎乎的小手,一步一腳印,送她回到了家,我從未覺得她的身影如此高大!
她就是我小學的恩師,我的幸運就是在它的滋潤下發芽滋長!!
關于我的優秀散文4
從小到大,在我的心目中,父親的形象一直都那么高大。在我眼里,太多太多難做的事,可是,父親都一一做到了。父親真了不起。
以前,村民們家里都沒有自來水,幾乎半個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姓鄭的`一個井上去自己挑水。我家也是。每當這個時候,我做的最多的就是提井繩。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那么長一根井繩,繞在一起,對我來說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井繩就變得越來越輕了。后來,很多時候,弟弟或妹妹都搶著去干……再后來,提井繩這事兒就沒我的份兒了。
那時候,我們家有一個大水缸,有時候,也用作魚缸。因為,爸爸在大水缸里養過魚(也養過紅色的小金魚)。每次換水之前,爸爸都要小心地把魚舀到水盆里,等把大缸刷干凈,里面重新放滿水之后,再把魚放回去。我常常踮著腳,扳著缸沿兒,看著魚兒自一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或上或下。父親囑咐過,不能伸手去抓,所以,每次,我只是靜靜地看。每當那個時候,我都感覺父親太了不起了,那么大一個水缸,父親不大會兒就能挑滿水。看著缸里的魚,心里也會說,“魚兒啊,我父親很偉大吧。你們也應該謝謝父親。是他為你們換了新水,你們才可以這樣自一由自在的。”
小時候,我記得很多人家都種一種經濟作物,叫紅麻(老百姓都叫它洋麻)。不知何故,很多年前,老百姓都不種了。洋麻能長兩三米高,有紅桿的,有青桿的,渾身長滿了刺,也開花。同一棵紅麻的葉子也不相同,上部的葉子是裂開的,而下部的葉心形,不分裂。收割完以后,要用刀把葉子砍下,準備放到了水灣里去漚泡。待到兩周到三周以后,再撈上來。那時,洋麻已經骨皮分離,只取它的皮就好了(洋麻的莖皮,則是供織麻袋、麻布、魚網和一搓一繩索等的上好原料。),而麻桿用來燒火。
每年殺紅麻的時候,爸爸都要請好假,在家把鐮和刀都磨得亮閃閃的,然后,開赴戰場。鐮、刀飛舞,只聽到沙沙的響聲,只看到一排排洋麻應聲而倒,一片片葉子被削落在地。看著父親干凈利落地收拾著這滿地的敵兵,我的心里也會冒出一種特別自豪和滿足的感覺。父親真偉大,這么高的洋麻不也一樣倒在他的腳下了嗎?洋麻身上的刺也嚇不倒我偉大的父親。
殺完收拾完以后,只是地里的工作結束了,然后,要把打好捆的洋麻運到河邊或水灣邊。如果地勢不合適,父親還要下到水里去,用鐵锨挖泥,做成一個有形的坑,然后把洋麻放進去,都沒到水面以下,并且還要用石塊或泥巴壓牢固,以防洋麻隨水飄走。
兩三周過去了,就是該把熟透的洋麻挖出來,進行皮桿分離的時候了……那時的工作量比漚泡的時候還要大。因為,洋麻喝足了水,特別沉,還帶著一股臭味兒。洋麻皮兒扒好以后,還要拿到清水里去涮,清洗干凈,然后晾曬干。看看一會兒去撈洋麻捆,一會兒又去涮洗的父親,再看著一卷卷隨風而干的白白的洋麻皮,我的心里又不由得贊嘆我偉大的父親了。不怕臟不怕累,不知疲倦的父親,您真了不起!
【我的優秀散文】相關文章:
優秀散文我就是我06-06
我的外婆的優秀散文02-19
我的父親經典優秀散文02-19
我想你優秀散文02-22
我的大姐優秀散文02-22
我的朋友優秀散文03-16
我的宣言優秀散文03-16
我的婆婆優秀散文02-23
我的母親的優秀散文02-24
我的母親優秀散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