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讀書為題的散文
說我沒讀過什么書,要是爺爺還活著肯定不信:他眼里的我,是整天抱著書看的。要說我看過很多書,現在活著的很多認識我的老人們也肯定不信,我似乎整天都在路上,沒有多少時間踏踏實實地坐下來看看書。
這里說的書,專指文學作品。
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肯定有很大區別的,有點像貴族與平民的差別。一個飽覽群書的人,有可能是一個極為簡單、單純的人,那簡單單純中,折射出的迷人智慧讓人傾倒、讓人沉醉。貴族和平民之間有一些差距,這種差距,可能就在于歷史淵源與文明文化的沉淀,不會是“打爛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社會”那么簡單,因為割斷了歷史,也就失去了根源。而失去了根源,卻又要極力去重新恢復,便成為一些贗品。帶著贗品出入上流社會的偽貴族,恰巧是“暴發戶”的現實版腳注讓人莞爾。
前幾天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里,看著一群一群不到十歲的小學生,在對著那些他們的先輩們從各個國家搶來的歷史寶貝又是寫,又是畫,我腦子里冒出了一個念頭:坐著讀書,不如行動中讀書。
我們讀書的.時候,可能從書中會感受到作者教給我們讀者的一些做人做事的經驗和一些供我們借鑒的人生感悟,然而,有些滿腹經綸的作者,可能恰巧是生活中的弱智呢,要是他們的話聽多了,或許給我們的恰好成了前進中的桎梏也未可知。就好像,從天安門到景山,本來回個頭就行,讓一個明白二大爺給指了個道,繞了東直門出了二環路,上了北三環中軸路,最終雖然也到了,可搭錢費時間,所收獲的是一路上的毫無用處的各色光景而已。
這算是比較幸運的,總算還是到達目標了,更加慘的,可能被忽悠去了通縣,又被轉賣到四川,做了大巴山里面的苦力也未可知呢。
就像一對生活中的平淡夫妻,主旋律是家庭、事業和孩子。當出現了不和諧音調的時候(例如男人有了外遇),很可能女人會極力地尋找蛛絲馬跡,那本事絕對可以與福爾摩斯相媲美。最終終于在某個床上抓住了狐貍尾巴,將老公徹底推給別人:這種狀態,什么女人也忍不了這口氣!
可本意上,女人原先不想離婚。
要是本意想離婚,不用證據也可以離婚;要是不想離婚,要證據干什么使?只能讓自己一輩子都沉浸在惡心之中罷了。成為了所謂“欲速則不達”、“現實與預想背道而馳”的最佳實例。
讀書,要是讀傻了非常可怕。我從行動中得到的經驗是,要化整為零,化繁為簡,只讀那些對自己有用處,使得自己能夠從中獲益的書。人生非常有限,我們不得不在短暫的人生中做出一些選擇。舍棄一些東西,從海量的資訊中尋找那些給我們養料、使得我們受益的東西,讓那些前人的智慧,養育我們的靈魂,滋潤我們的思想,豐富我們的心靈。
當然,國家與社會要保留所有的書籍,而不是只保留某些人需要的書籍。這可以讓我們選擇,讓我們自己決定我們需要讀什么樣的書。
【以讀書為題的散文】相關文章:
以絕跡為題的散文03-20
以信仰為題的散文05-25
以垂釣為題的散文05-25
以離開為題的散文05-26
以記憶為題的散文05-24
別走為題的散文04-13
以枯樹為題的散文04-13
以變了為題的散文04-13
以生活為題的散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