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特點和含義
什么是散文,散文的特點篇一:散文的分類
散文是“集諸美于一身”的文學體裁。文學是表達人生和傳達思想感情的。通常來說,小說,詩歌,戲劇無論是在結構上,或是格律、剪裁、對話等安排布局上,都很有嚴格的要求。而散文,卻可以自由些,看來只是不經意地抒寫著一己的經歷和感受,所表現的多是零星雜碎的片段人生。其流變和分類如下:
1.古代散文
我國古代,為區別于韻文、駢文,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傳、史書在內,一律稱之為散文。
我國古代散文的發展歷程:
(1)先秦散文
包括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諸子散文以論說為主,如《論語》《孟子》《莊子》;歷史散文是以歷史題材為主的散文,凡記述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文章和書籍都是歷史散文,如《左傳》。
(2)兩漢散文
西漢時期的司馬遷的《史記》把傳記散文
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東漢以后,開始出現了書、記、碑、銘、論、序等個體單篇散文形式。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四人被后世譽為漢賦四大家。另說,司馬相如,枚乘,賈誼,淮南小山。
(3)唐宋散文
在古文運動的推動下,散文的寫法日益繁復,出現了文學散文,產生了不少優秀的山水游記、寓言、傳記、雜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時涌現。
(4)明代散文
先有“七子”以擬古為主,后有唐宋派主張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較為有名的是歸有光。
(5)清代散文
以桐城派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義理”的體現。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對我國古代散文文體加以總結,分為13類,包括論辯、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志、雜說、箴銘、頌贊、辭賦、哀奠。
2.現代散文
現代散文定義,是指與小說、詩歌、戲劇并列的一種文學體裁,對它又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
廣義的散文,是指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學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議論抒情為主的散文外,還包括通訊、報告文學、隨筆雜文、回憶錄、傳記等文體。隨著寫作學科的發展,許多文體自立門戶,散文的范圍日益縮小。
狹義的散文是指文藝性散文,它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學樣式。
現代散文的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斷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并揭示其社會意義,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加工創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而是著重于表現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具有選材、構思的靈活性和較強的抒情性,
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語言不受韻律的限制,表達方式多樣,可將敘述、議論、抒情、描寫融為一體,也可以有所側重;根據內容和主題的需要,可以像小說那樣,通過對典型性的細節如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寫、心理刻畫、環境渲染、氣氛烘托等,也可像詩歌那樣運用象征等藝術手法,創設一定的藝術意境。散文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雜文、短評、小品、隨筆、速寫、特寫、游記、通訊、書信、日記、回憶錄等都屬于散文。總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廣泛、寫法靈活、語言優美,能比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們喜愛。
根據散文的內容和性質可分為以下幾類:
(1)敘事散文: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散文。
(2)抒情散文: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3)寫景散文:以描繪景物為主的散文。這類文章多是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間的變換順序,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把觀察的變化作為全文的脈絡。
(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參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結晶。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確定教學內容:
其一,作者個性化的言語表達、語句章法。散文的語言自由隨意,風格多樣。既有最本色的如話家常、娓娓道來的語言,也有最優美的經過精心錘煉,講究文辭的語言。因此,散文語言非常值得也最適合學生的揣摩與學習。這是語文的思路,更是散文的思路。
其二,作者的所見所聞及其個人化的言說對象。
散文是抒發作者的情感的,而不是解說文本中所涉及的對象的。散文確實有現實所指,有外在的言說對象;但散文是文學作品,它是作者個人化的言說產物,是作者眼中心中特殊情境中的獨特的感覺,客觀的外在對象不在散文閱讀視野中。每個人心中眼中都有自己的“春天”,但是,閱讀《春》一文,卻需要感受朱自清心中的“江南的春”,這個典型的文人眼中的“春”有其純真童趣的極為獨到別致之處。
其三,作者的所思所想,他獨特的情感認知。
根據散文理論研究成果,目前多數學者都強調散文的藝術理性成分,強調散文中的“情思”和“理趣”。散文重思想,但是,散文中的思想感受,是充滿情感浸染的'思想,而不是純粹的理性的思考與論證。散文教學必須重視散文的這一鮮明的特征。關于這一點,在本課程中,我們邀請了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的盛志武老師就兩篇文本進行細致分析。
一句話,無論從文本出發,還是從學生出發,類似上述的有關內容是教學不應該遺漏的。
什么是散文,散文的特點篇二:散文語言特點的分析
散文的語言特點分析應從以下五個方面考慮:
(一)看“字”
用詞精煉準確、鮮明生動。
步驟:哪些字用得好。
這些字的意義。
用這些字的作用:
突出描寫主體的——特點
表情達意
(一)看“詞”
1.看是疊詞、擬聲詞
作用:突出描寫主體的——特點
形成語言的音樂美(音節和諧)
2.看是否用了仿詞、雙關、移就等
3.看用詞是否富有色彩
顏色、方言、褒貶、反語、口語。
(二)看“句子”
1.從整句、散句,長段句的角度看
2.從修辭的角度看
(四)看語言的風格
常見散文的語言風格:平實、清新、華麗、幽默、辛辣、自然、簡潔明快、含蓄深沉、寓莊于諧、口語化、生動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
考卷試題舉例:
1.舒婷的《我們在十七歲時干些什么》:以文章中加點兩處語句為例,簡要說明這篇散文的語言特點。(6分)
本文語言特點是幽默詼諧。“橫看成嶺側成峰”借用古人詩句詼諧而又形象地寫出了兒子臉上青春痘之多、之大;“見縫插針頻頻跟電視機接吻”則以夸張的手法描寫兒子由于近視而不得不湊得很近去看電視的情景,讓人忍俊不禁。顯出幽默詼諧的智慧。
2.李存葆的《雪野里的精靈》:請賞析“看到如此眾多的小生命,堅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燦爛起來”這句話。(4分)
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小生命頑強的生命力。
用鮮活生動的語言,寫出了“我”見到這些小生命時的驚喜與感動之情。
3.張銳鋒的《被時間決定的講述》:以③④段為例,簡要分析本文語言的兩個主要特點。(4分)
①形象生動。如“她撒一把米,雞們懷著感激之情撲動翅膀,爭奪地上的米粒”,在精致的細節描寫中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語言鮮明生動。②優美抒情。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轉動起來,金黃的玉米被緩緩磨成面粉”,運用多個抒情性
意象,給人詩情畫意之感。③含蓄蘊藉。如“這一點兒也沒有損害勞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戲劇的出演,已經經過了預先的排練”,語言含意豐富,從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④簡潔而細膩。如“藍,藍,白云停留一會兒,就又很快散盡,剩下的,仍然是藍”,語言簡潔凝練,描寫細膩。
4.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從語言表達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4分)
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
(1)運用擬人手法,通過“走下“”爬上“等詞語將太陽人格化,生動形象。
(2)運用對比的手法,使日出與日落情景形成鮮明的對照,給人以深刻印象。
(3)運用前后對稱的語言形式寫景,給人以整齊的美感。
5.楊振聲的《書房的窗子》:本文語言典雅,請以第②段為例,從詞語運用、句式選擇、修辭方法三個方面加以簡要賞析。(6分)
①選用了諸如“山陰水曲”“隱翳”“枝葉扶疏”“清虛”“清暉”等有文言色彩的詞語,格調典雅。
(或:在用詞上使用了對比手法,如“強烈”
與“清淡”“敞開”與“隱約”“中午的驕陽”與“落日的古紅”等成對的詞語并舉,使語言繁富而典雅。)
②句式上長短相間,以長句為主,且整散結合,錯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連使用了三個“不喜歡??喜歡??”,顯得整齊、工整、典雅。(或:多處直接引用了古典詩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殘夜水明樓”“明月照積雪”,使語言具有古典韻味。)
6.老舍《駱駝祥子》第四章19.第一段中畫線部分突出的語言特色是什么?請舉例分析。(4分)
口語化、善用短句,對比。應舉例分析。
7.(1)對小說中畫線①處的人物語言進行賞析。“①這鳥籠根本不用養鳥,只要在樹上一掛,它自己就會叫起來。”說著??
運用了夸張、比擬的手法;寫出了鳥籠的精美,表達了老大夫對鳥籠的贊賞之意。
8.指出下面這句話所體現的人物語言特色,分析它的表達效果(5分)
那書法太不像話了,在我的背上貼這么蹩腳的書法,真難為情!他原來應該好好練一練的!
特色:幽默風趣、意味深長。效果:沈從
文這句意味深長的話既委婉地吐露了心中的不平之氣,顯示了自己的人格尊嚴,又含蓄地諷刺了侮辱他的人,表達了對他們的輕蔑態度。
什么是散文,散文的特點篇三:魯迅先生的散文的特點
郁達夫曾對魯迅和周作人的散文的風格作了比較:“魯迅的文體簡練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鐵殺人,一刀見血。重要之點,抓住之后,只消三言兩語就可以把主題道破……。與此相反,周作人的文體,又來得舒徐自在,信筆所至,初看似乎散漫支離,過于繁瑣,但仔細一讀,卻覺得他的漫談,句句含有分量,一篇之中,少一句就不對,一句之中,易一字也不可……。兩人文章里的幽默味,也各有不同的色彩:魯迅的辛辣干脆,全近諷刺,周作人的是湛然和藹,出諸反語。”其在《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中說:“中國現代散文的成績,以魯迅和周作人兩人的最豐富最偉大。”這些可以說明周作人的早期散文在當時的影響之大。
【散文的特點和含義】相關文章:
散文的含義和特點02-12
解說詞的含義、特點和寫法05-07
家的含義散文05-18
淺談愛的含義散文06-04
愛的真正含義散文02-22
冷的含義散文欣賞02-26
隨筆散文《眼淚的含義》05-08
立夏的含義和諺語05-05
夏至的含義和諺語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