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所歸短篇散文
愛心所歸短篇散文
一件讓人覺得不起眼的行為,卻令人感慨萬分,讓我思緒萬千。剛入冬的一天,我去看望父母。那天天空正在拉霧,能見度不足20米。由于父母不吸煙,怕聞到煙味。吃,我這個癮君子忍不住躲到陽臺,打開封閉陽臺的窗戶,大口大口地吞云吐霧著。迷霧中,也已分不清是霧,是煙,還是我呼出的熱氣。
正在解癮的時候,我看到樓前掛著霧凇的樹枝上落著兩只全身通黑,比鴿子小,但不是烏鴉,卻又叫不上名字的鳥來。時而,還可看見三五成群在覓食的麻雀。
我疑惑地問母親,這麻雀的細腿上,既沒有脂肪,又沒有羽毛,只是包裹著一層皮。而且,麻雀的心臟比黃豆大不了多少,那么一丁點的供血量,是怎么保暖越冬的?它們的細腿怎么不會被凍成冰棍的?寒冬里,它們又是在哪里棲息的呢?我們的四肢有夠厚的脂肪,有綿暖的衣褲和鞋帽,在戶外誰呆上一個小時腳都會被凍僵的,可麻雀又是怎么做到不會被凍傷的呢?這些疑問其實我們經常遇見,只是沒介意罷了。可是,一旦突然提及這些問題,也確實讓人感到有些茫然,不知從哪里著手回答為宜。我母親回答得好:“可能因為它們是鳥而不是人的緣故吧,天生的!”
回答的真妙,是的,天生的。假如不是天生的,又有哪個人敢和企鵝一樣,并陪它們生活一段時間呢?
冬至剛過的第一個周末,我又來到父母家,同樣又去陽臺吸兩口煙。此時,已忘卻對麻雀如何過冬產生疑惑的我,看到了一幕十分感人的場景,這就是文中開頭要講的`讓我思緒萬千的事情。
可能還是那群麻雀,它們落在隔壁樓門前一棵七八米高的榆樹上。在它們唧唧喳喳的叫聲中,不時有三三兩兩的小麻雀飛來加入其中。最后,越聚越多,足有五十只不止。此時我的腦海里又產生了一個疑問,剛降的大雪覆蓋了地面,即便地面有樹上掉落的果實,那也被積雪覆蓋了,麻雀們吃什么呢?
正在我為麻雀的食物來源焦慮的時候,突然它們躁動了起來,來來回回往返穿梭在二樓帶有防護欄的陽臺窗戶與那棵大榆樹之間。我好奇地從陽臺的窗戶探出頭望去才發現,隔壁二樓的那戶主人(據母親說,那是一位已退休的七十多歲老人的家)在陽臺窗外用一塊四五十公分見方的薄板搭了一個平臺。板子的一端搭在窗臺上,另一端用兩根細繩斜拉系在防護欄桿上。原來,這些可憐的小麻雀們有這樣一位好心的老人在照顧著它們呀!更奇特的是,清晨一大早,小麻雀們就聚集在那棵榆樹上,好像預約好了似的,眼巴巴地等待老人能夠早起為它們“開倉放糧”。此情此景不僅讓我為這位好心老人的舉動而感動,更讓我為這群野生的小精靈們與人溝通的行為而感到驚訝。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難道說小小它們也懂得人情世故啊!為此,我決定用筆和相機將此場景記錄下來。
母親說,你看,現在人們的環保意識強多了,保護動物,珍惜生命已人人達成了共識。別小看小小的麻雀,在它們孵卵育雛的時節,那可稱得上滅蟲高手啊!可在五十年代,你說那時的人們有多么愚昧,認為麻雀像老鼠一樣與人爭搶糧食資源,一度將它們納入四害之列。當時,全國上下齊動員,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捕殺麻雀的運動。凡是麻雀所到之處,人們或敲擊臉盆,或打擊能夠敲響的物件拼命地驅趕著它們。真是可憐那些麻雀了,由于沒有落腳之處,它們有的被餓死,有的實在是飛不動了,活活地被累死而墜落在地上,作孽啊!
母親講的五十年代消滅麻雀的事情,我好象曾經在哪部電視劇里看到過類似的場景。也難怪,那時全國剛解放,老百姓的饑飽都不保,再加上愚昧無知、迷信思想在作祟,難免會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來。現在好了,愛心所歸,動物和人能夠和諧相處已不是什么神話了,文中的這位老人不就是一個的典型的榜樣嗎。
【愛心所歸短篇散文】相關文章:
愛的迷茫短篇散文04-19
不懂愛卻渴望愛短篇散文04-22
人心所歸成語解釋01-07
短篇散文給不敢愛的自己03-26
優秀短篇散文:愛的錯失04-14
短篇散文欣賞愛墨04-09
雨愛同行短篇散文04-19
愛的戀曲優秀短篇散文04-22
我心所依散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