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掉到坑里了”哲理散文
“徐老師,這回你掉到坑里了!”這話是省人藝年輕的女院長李宣對我說的。
上個月。我用了10天時間為省人藝寫了臺8幕20場的話劇。其間請了幾位文學界知名人士審閱,收獲一片喝彩,頓時躊躇滿志,覺得自己馬上就成“曹禺笫二”了。
很快便有幾盆涼水兜頭蓋臉地潑了過來!
“九九重陽”(10月13日)那天,李宣院長把我和省人藝的幾位老藝術家拉到藍田縣一個度假莊園里,一是想讓我等老人家歡度重陽,二是要討論我給他們寫的劇本。這創意蠻好的嘛!
那幾位老藝術家都是我的老朋友,寫劇本的差使就是他們鼎力推薦的我?勺屛蚁氩坏降氖牵核麄儗ξ覄”镜呐u堪稱“炮轟”,一點面子都不給。一是嫌長,二是說沒有跳出文學圈,是小說的縮寫版,不像話劇……
玩了半個多世紀的`文字了,受到這種顛覆性批評的事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噢。
批評的是狠了點,但咱畢竟是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老江湖”了,任你咋說俺都笑納。“拾到籃籃都是菜”,這是我對作家與生活一貫的認知與理解。
李宣怕我招架不住,微笑著對我說:“話劇劇本是最難寫的。徐老師,你這回掉到坑里了!”
我笑答:“掉坑里沒關系。我這一生掉到坑里、跌到溝里、栽到號子的事多了!別忙填土,我會自己爬出來的!”
回來后便掛起“免戰牌”:休兵一周,一門心思琢磨著咋樣從坑里爬出來。
這一周我就像在山洞里行走,灰暗——黑暗——微光——亮——直到豁然開朗!豁然開朗的感覺就如大夢初醒,揉揉眼睛,哇,太陽出來了呀!
10月19日。我重新回到書桌前,開始“爬坑”。有知情的朋友勸我:改寫時慢著點……我笑而不答。寫文章這活兒,不能以快慢定輸贏。靈感到了,就是江河決堤、一瀉千里,浪花如雪,勢不可遏!靈感不到,任你捻斷白發三千根,拍斷欄桿五百條,該不吃啥還不吃啥。“十年磨一劍”、“慢工出細活”,那都是給工匠們說的,不含作家、藝術家!
偏見!偏見就偏見。沒有偏見就沒有文學!作家的偏見就是主見,沒有主見的作家只有扯淡!統一口徑,萬眾一心、那是政治家的游戲!
今晨7時,8幕20場的劇本在我手中變成了5幕10場,五天時間讓“環肥”變成“燕痩”。再看,又想到鄭板橋的詩句“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感覺挺爽的噢!
現在我明白了,為什么同一件作品,文學家喝彩而表演家貶責呢?原因很簡單:文學是平面藝術,文學家低頭審視的是作品的思想、文字;話劇是立體藝術,表演家仰頭觀看(甚至是手舞足蹈)的是空間結構。審視角度不同,結果自然不一樣了。明白了這一竅,我在修改時就在思想、語言和結構上“三箭齊發”,效果就明顯有長進了。
這個坑咱算爬出來了,后面還會有坑么?大概還有。沒關系,有坑咱就再爬么!人就是在不斷爬坑中長見識的。你看小孩學走路,跌一跤,抹抹眼淚,又咯擰咯恍地走了,走著摔著、眨眼就成大人物了!
坑是啥玩意?簡言之:爬出來是你一段路,窩到那是你一座墓。對不?
我家老白同志又撂雜碎了:“你能給文章減肥,咋不能給肚子減肥呢?看你都肥成啥了!”
唉,男人最悲哀的是管不住老婆!俺這位白長官的特點就是:對老公徐某人“哪壺不開她提哪壺”!
【我“掉到坑里了”哲理散文】相關文章:
跌進坑里,別急著向上看散文閱讀04-14
球掉到河里了10-20
球掉到河里了11-19
我與先生哲理散文01-25
土坑里的動物01-28
沙坑里的童年11-27
掉進坑里的黃黃04-15
陷入泥坑里的車夫02-27
陷入泥坑里的車夫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