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奶奶的傷感散文
沒有誰能陪伴我一生,除了自己。我愛的人,愛我的人,隨時可能在我之前,離開,永遠的離開。
我都知道,這就是人生。
但是,當奶奶離開的時候,我還是失聲痛哭。
20xx年2月18日,正月十六,晚21點26,我接到哥哥的電話,奶奶過世了。
于是一直到今天,我的心情還是時有低落。
她是我失去的,第一個至親。
爸爸他們都說,奶奶解脫了。真的解脫了。幸福的走了。也許對于她,死亡真的是一種解脫,我實在不應該傷心。
我想的確是,雙目失明十年,癱瘓在床一年,身上長了褥瘡,大小便不能自理,連動一動都費勁,渾身腫痛,但是依舊神志清明,如果這時候死亡不是解脫,那什么是呢?――
然而對于我,死亡,是愛別離。愛別離,佛家八苦。
按照老家的習俗,孕婦不能見喪,我無法回去見奶奶最后一面。妹妹小冰第二天就回家奔喪去了。她告訴我,奶奶很安詳,走的很快,沒有痛苦。他們每人給她擦了把臉,守了她幾夜。我又忍不住哭了,我卻不能為她擦臉,卻沒辦法再看她最后一眼。
人總是在失去以后,才懺悔自己以往做的不夠。然而命運對每一個人都吝嗇,它很少賜予人們重來一次的機會。
于我對奶奶,又何嘗不是呢?
去年12月帶淘淘回家,來去匆匆,我甚至沒有跟她多說幾句話,如果知道那是最后一面……我會多握一握她的手,給她再洗一次頭發,洗一次腳。
這幾日,所有與奶奶有關的片段,全部躍躍欲試的擠在腦子里,我卻不敢肆意的回想,怕淚水止不住。
她總是干干凈凈忙碌勤勞的,她的腳是纏過又放開的,行動些微不便,她的舌頭末端有一個小圓球,她會講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故事。
記得她獨居的那個小院兒,院前一棵大樹,院里曾經有過櫻桃樹,草莓,月季,很繁茂,還有一個小小的池子,夏天,她會曬熱滿滿一池水,在里面洗澡,或者,讓我在里頭洗澡。
記得她掛在梁上的那個籃子,里面永遠有好吃好喝的等著我們,我問她為什么要掛在梁上,她告訴我老鼠太猖狂,就算掛梁上,它們都有辦法偷吃。
記得跟大伯兩家人,經常在那個小院子里吃飯,一張桌子滿滿的。幾個孩子跑來跳去,父母呵斥,她打圓場。
記得她開始信耶穌,天天唱贊美詩,還想拉我入教。
記得她永遠抹的油光水滑的頭發,一絲不亂,哪怕癱瘓在床。
記得她偷偷塞給哥哥一大片肉,給我一小片,因為我是女孩子。
記得她把我孝敬她的錢,偷偷塞給其他人,還騙我說只是讓他們幫忙買好吃的.。
記得她偷偷留下好吃的,給她的侄子,沒有給我們,她說侄子沒媽在身邊,可憐。
記得她跟我嘮叨媽媽的壞話,說她倆處的不太好。
記得她愛吃肉,愛吃燒雞,愛吃好吃的,哪天吃的不順嘴就不高興。
記得每次我離家前,她都要說:不知道下次回來還能不能看見了。
……
原來我記得她那么多事情,好的壞的,都記得。她對我并不是很特別,她從來不掩飾自己的重男輕女。
她獨自帶大了5個子女,有足夠的理由在家里發號施令,她有時候甚至不講理。
她對我不算頂好, 并不妨礙我愛她
是她,自我出生就陪伴我,是她,我唯一的親奶奶。我怎么能不愛她。
每次回老家,去看奶奶,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下次我看到的,將是她的新墳。
我流淚,也許更多的是為了,為了一些永遠無法再擁有的情感。
人來這世上走一遭,演出各種各樣的劇本,太入戲,居然忘記了老終將至,死終將至。
離去的人,已經入土為安;活著的人,還要繼續生活,喜怒哀樂的生活。讀過一本科幻書,一個人死后,他的心臟,卻不再是一顆心的形狀,而是漁網狀,每一個孔洞,都在儀器下還原,那是一個個的人,一個個死在他先的人,一個個他失去的愛人,親人。
于是在不斷的失去中,我漸漸滄桑。心,在不斷的滄桑里,漸漸痛的麻木。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我這一生,終是承受了太多的愛,也愛了太多,于是終有一天,我要償還這些愛的宿債。
因為愛,承受這一切;但若如果沒有愛,心該多荒蕪。于是我終于寧愿不斷在失去中體會傷痛,因我依舊想愛,想被愛。
但愿痛的只是生者,奶奶,如果對于你,這真的是一種解脫,我為你歡喜。
有你,我會莞爾
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深深地印在腦海里。
哪怕,在歷經了無數個春夏秋冬之后,我早已在許多年前失去了你。
可是,即使輪廓模糊不清,那種想起來的淡淡的細細的甜蜜仍會留在心底,如酒般,越時長越香醇。
有你,即使是記憶,我仍莞爾。
【寫給奶奶的傷感散文】相關文章:
奶奶病了傷感散文02-18
奶奶-傷感散文欣賞04-10
關于奶奶的傷感散文05-10
情感散文欣賞《寫給奶奶》04-10
寫給奶奶的散文詩05-22
寫給青春的傷感散文03-08
寫給愛人的傷感散文03-08
寫給你的信傷感散文04-16
寫給你最后的日志傷感散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