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童年趣事之放馬
記憶里很多值得懷念的東西,一直想用筆把它串錄起來,閑下來的時候好細細的咀嚼品味。每想起一件趣事,心里都有一種仿若昨天的感覺。
我生長在鄉村,是聞著鄉村泥土的氣息長大的孩子,對于鄉村的雨,鄉村的風,鄉村的太陽,對于鄉村的一切,都有一種割不斷的情愫。
我童年生活的時代,處在上個世紀政治比較紅火的時期,農村是大集體的體制,實行的是工分制。每年的暑假,生產隊都會把集體喂養的牲口分到各家各戶,由小孩子放養,可以賺到一個最高勞動力一樣的工分。這對于大人而言,既補貼了家用,又管著了小孩,所以每年的這個時候,每家都希望能給自家孩子討一個放牲口的差事。大概母親是生產隊干部的緣由吧,每年此時的我,都可以得到這樣一個機會。整個暑假,我便為此忙碌而興奮。
記得有一年夏天我家分到了一匹棕色的性情比較溫和的馬,我把它身上的棕毛梳理得光亮光亮的,每天天不亮就牽著它到有水的水渠邊吃水草,剛開始手握著韁繩不敢松手,怕一個不留神馬會跑掉。馬是很通人性的,一段時間后就有了默契,它很善解人意,我可以吹口哨來指揮它的行動,有時把繩子盤在馬脖子上,任其自由,我可以找個陰涼的.地方,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下下方(鄉間的一種棋子游戲,在地上畫上方格格,用樹棍兒或小石子做棋子進行對弈)你來我往全神貫注地拼殺。爬爬樹看誰上的最高,要么躺下睡上一覺。到了該回家吃飯的時候,幾聲口哨,我的馬兒就會順著聲音來到跟前,然后撫摸馬頭,輕輕地拍幾下,它便乖乖地跟著我走,
一次,我試摸著和他親近,先把它身上的毛梳理一遍,再拍拍它的背,然后翻身跨了上去,馬兒猛地一驚,好像不太情愿,也不溫順了,四蹄猛跳,一個不小心,便被它甩了下來,好在是泥土地,沒有受傷,卻也滿身的肌肉疼痛。馬兒嘶鳴一聲,站在那看著我,好像不知所措,我小性子也來了勁,抓著韁繩,把它拴在一棵樹上,想好好的教訓教訓它。剛好一個大人路過制止了我,沒鬧出什么亂子來。沒能騎上,心有不甘。當時剛剛看過電影《偵察兵》,有一段主人公郭銳帶領偵察兵騎馬的鏡頭,那種英武神氣勁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征服馬的欲望非常強烈。一天我把馬牽到一塊旱化地,因為地里沒莊稼,土地被翻開晾曬,馬跑不起來,掉下來又摔不著人。有了上次的教訓,這次,翻身上馬后,一手緊抓馬鬃,一手把握平衡,兩腿使勁的夾著馬身子,任憑馬兒前跳后踢,貼著馬身,死死抱著不放,幾次掉下來幾次又跨上去,慢慢的,馬兒停了下來,累的我渾身脫了虛似的,馬被我降服了。
騎上馬很是威風,越騎馬技越嫻熟,有次,正在放馬的我,看見官路上一輛汽車路過,顛簸起伏的嗚嗚地往前開,那時的官路還是土磚渣修建的,坑坑洼洼的,汽車在路上也跑不快,一股黑煙一股黑煙的往外噴,我玩性大增,也不知道危不危險,拉起正在吃草的馬,騎上去,猛拍馬腚,我的棕色大馬放開四蹄,箭一樣地向汽車追去,我要和汽車比一比誰跑得快,馬兒奔跑起來后是比較平穩的,但是速度很快,耳旁的風聲嗖嗖的,很是刺激,當追到和汽車平行時,嚇得開車的司機,探出頭來直罵,我扭頭朝司機做了個鬼臉,再照馬腚上來一巴掌,罵聲被遠遠地隔在了身后。這件事被當時的小朋友們津津樂道,視我為英雄,倒也有一種飄忽的感覺。
有了以馬代步,接下來不單單是放養,還要溜馬,放養的地點越來越遠,騎著馬來回的跑,玩起來有時不著邊際。有一次來到一片果園,枝頭結滿了金黃的香蕉梨,很是誘人,偷摘了一個,非常好吃,為了滿足虛榮心,要多摘一些,拿回去分給小伙伴,以得到小伙伴們的贊美。于是把身上的褲子脫下來,挽著兩個褲腿,把摘的果子從褲腰里放進去,完后往馬背上一耷拉,即使看果園的人發現,只要快馬一鞭,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了,而后趾高氣揚了好一陣子。
暑期生活很快的結束了,我放養的馬,膘肥體壯,上交生產隊的時候,還會受到隊長的表揚,雖說放馬的過程現在看來有些太出格,但也是性情使然,那時鄉下的孩子,還沒太多的規矩,基本上是自生自滅式的成長過程,這也正是鄉下孩子快樂的所在。是現代城里的孩子難以體會和想象的。
【散文:童年趣事之放馬】相關文章:
放馬的散文05-19
童年趣事之小白08-06
童年趣事散文04-18
關于你放馬過來的散文05-31
童年趣事之西瓜勇士03-16
童年趣事-散文欣賞04-11
童年趣事散文欣賞04-12
童年趣事優秀散文05-27
童年趣事一二散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