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端午節的文章散文

時間:2021-04-09 10:33:29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關于端午節的文章散文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下面我們來看看關于端午節的文章散文,歡迎閱讀借鑒。

關于端午節的文章散文

  關于端午節的文章散文1

  題記:有一種習俗,生長在靈魂處,任歲月遷移,依然不改當初的模樣,因為那里有父母的身影印在了兒時記憶的深處在最溫暖的時光。

  站在歲月的明媚, 輕拈著光陰的命脈,淡著絢麗的色彩,在盛夏焦灼的靜待中,一束比夏更濃的情,執意演繹著一場足夠的精彩、熱烈的來了,灑潑著濃濃情懷,端午節。我知道,這種深入骨髓的隱痛,來自時間深處的召喚,一個背負著深重苦難,行走了兩千多年的節日,其實是在為自己的存在,尋找一個答案。

  端午的由來,有著許許多多不朽的傳說,有抱石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忠貞之士伍之胥,到東漢之女曹娥,都在民間流傳著。

  而生在北方關中大地的人們,端午節才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的開始。黃瞪瞪亮瑩瑩的油菜堆集在場上,菜角里包裹的里黝黝的小珍珠散落在場間滿眼烏黑,在太陽的照耀下黝亮黝亮。成熟的小麥低著沉甸旬的麥穗,在微風的搖曳中翻滾的著金色麥浪,來來往往的人們,戴著一頂頂黃色的草帽,迎著炎炎烈日穿梭于田埂之間,顧不上擦拭臉上的汗水,有的揮舞著銀鐮,生龍活虎,熱火朝天,成片熟透小麥齊刷刷在閃閃的刀刃下躺倒在地上,金燦燦的麥穗映襯著人們歡欣的笑臉上。有的深一腳淺一腳的緊緊跟隨收割機后面,有的在田間地頭等著滿倉而歸的收割機,滿臉的灰塵和汗水也掩蓋不住歡欣鼓舞豐收的喜悅,赤銅色臉上平日里的愁緒也被褐黃色的麥香淡化,淺露出燦爛的笑意。

  每逢佳節倍思親,歲歲年年端午情。今天又逢端午,自己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種樸素的思想,一縷純潔的情愫,一種濃濃的情意,仿佛又見父親踩著露水的草地,在我家坡坎上割艾草的背影,母親打半夜起來熬油羔、做香包、做花花繩的身影,我又聞了艾香,又想到那甜甜酥脆的油糕。

  陣陣油糕雞蛋香,艾葉插門廊,花花繩拴避邪魔,香包熏香飄。小時候家里窮,根本沒有錢去買米做棕子,但到了端午節,母親總會用她自己的方式叫我們過好節日,她會提前用紅、黃、蘭、黑、白等色的線合擰在一起,母親說這是花花繩,能保佑避邪、尤其是避蛇,蛇見了手上、腳上纏著花花綠綠的花花繩都會離得遠遠的。一般都還在我們熟睡的時候就系在我們的手碗腳碗處,在衣服的袖窩處縫掛上親手做的香包〈我們叫熏火蟲〉,母親說戴上它能防止蚊蟲叮咬,香包的香料都是母親親自選的小茴香、大香及上年的艾香等香料,然后碾碎再縫在香包里,那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彌久留香,像從未走遠。并在節前的晚上就和好了做油糕的面,備好黑糖、青紅絲,等我們起來時,熱騰騰的油糕,一碗香味四溢的合包雞蛋湯就做好了,那種飄著蔥花、香菜的蛋湯,至今想起來都讓人饞。

  父親則在黎明的時候去采割艾草,有一年,父親叫我跟著他去割艾草,路上我問父親為什么要起的這么早,今天要采割呀,父親說今天割的艾草,草花未開香最濃,這個時候去因草上的露珠還在,采割的艾草因露水的浸潤留香會更長久。還給我講了割艾草、掛艾香驅災避難的傳說,父親說“從前,有個叫黃巢人,殺了好多人。一天,他決定去屠殺一個村莊,但想起那個村子有個人曾救過他的命,于是,他來到這個村子,找到他的救命恩人,讓他在自家門口掛個一把艾蒿做標記,他回去告訴手下,門口掛放艾蒿這家不能殺,其余全殺。黃巢走后,這位好心的'人,告訴了村子所有的人家在門口放掛上上一把艾蒿。待黃巢的人來后,看到村中家家門口都掛放著一把艾蒿,這些人看到后離開村子,村中人因此避去了血洗之禍。從那時起,每年端五節早晨,家家門口都放一把艾蒿。以驅災避難”。直到多年后我才在書本里看到了這個傳說,想那不識字的父親記的這些,一定是千百年來代代相傳,就像今天的人們,早己不再為吃不到棕子而無米發愁了,但我們似乎正缺失了什么,這種缺少讓我們一直走來,一直找尋。

  端午,是一種的傳統,更是一種情懷,它厚重而堅固。我們已經到了雖是節日但人們卻不再以為是過節日的時代,而時光帶給人們的早已失去了節日的祥慶和喜悅的同時,是否也該尋找已經缺失懷舊和信仰中那種博愛、仁厚,不要忘卻己有傳統的節日、忘記已傳頌了千百年愛國的傳承。

  一個節日,因為收留了偉大詩人的高尚魂魄,而內涵充溢。也許這就是節日,這就是端午節吧!但愿我們都不要去想那個時光,可當明天變成了今天成為了昨天、到最后成為記憶里不再重要的某一天的時候,在不知不覺之中,我們都被時間推著向前向前的走,節日也許就成為我們最為重要的記憶。這種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詩人余光中所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更是對祖國的赤誠。

  而在我的心中,還是早前那個早晨,陽光暖暖的照在了小小窗戶上,微微的細風搖曳著樹枝,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著,還在夢醒之中、蒙蒙朧朧的時候,母親用圍腰布揣著一個小小煮熟的雞蛋,給我說今天是端午節,父親正抱摟著艾草跨進門簾的時候。

  感謝屈原,讓我們銘記這個日子,既有對古文化的追溯,同時又承載著啟迪后人的使命,感謝這個節日,讓傳承在我們人生中成為一種美好的回憶和向往,愿這朵傳統的奇葩之花在中華大地綻放更加的美麗。更愿在每個端午節時,我們不要忘親情,親人,忘了真實的自己,情系棕香,粽香傳情,世代永遠。或許如此,節日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眼角晶瑩的淚珠,不僅僅是疼痛,更是幸福的抒寫,相約的美麗。

  關于端午節的文章散文2

  端午節還沒有到,就看見大街上賣貨郎挑著花花綠綠各種顏色的香包、香囊、五色線的手鏈、朱砂牌等等,琳瑯滿目,五顏六色,看得人眼花繚亂,節日的氣氛悄然而至,不由我想起了兒時的端午節。 在我小的時候,過端午就是過年之后最開心最喜歡過的節日。那時候我就會有新衣服穿,新玩意戴,還會有好吃的!哈哈,想想都幸福。 那時雖然我并不知道端午節是咋回事,紀念誰,它的來歷,為什么要吃粽子、甑糕,還有五色線及香包的寓意,但我知道,這些東西,我會有,好玩,開心。

  我小時候病多,又是家里的獨女,更是老婆婆、姥爺、奶奶的寶貝。所以端午節他們都很重視,端午節前兩三天奶奶就開始準備了,到村衛生所,幾毛錢買一些,雄黃,香料,還有艾葉粉什么的,她去我就跟著去,回來還能帶一塊洋糖吃,一邊往回走,我一邊問奶奶“雄黃是什么,香料做什么用,艾葉粉有什么作用。”奶奶就會說,天氣熱了,蟲子多了,你喜歡睡門套地,涼快,有了這些,蟲子就會繞著你,不咬你。當時的我稀里糊涂聽得不是很明白,反正大概就是驅蟲子的藥吧!回到家里,我奶奶就把平時準備的碎花布紅布都準備好!開始做香包平安牌什么的!只見奶奶把布一剪,捏在手里,放點我也不知道是香料還是雄黃,然后拿針不知道咋縫的,東折一下,西縫一下,一會兒,一個小小的棉骨朵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上午就可以做一二十個,然后用五色線串起來綁在我手腕上,奶奶看上去好是滿足,接下了,我的香包,朱砂牌,一個不少都做,真好。我脖子上手腕上腳環上的,還有衣服扣子上都有,把我打扮得很花哨,渾身香氣滿滿。

  把我弄好了,奶奶就開始做端午飯:甑糕。奶奶拿來好多棗,放在水里,又放點堿面,說棗能洗干凈,再用清水一洗,然后放在鍋里蒸四十分鐘就好了。接下了就開始煮江米,奶奶說,一碗米,三碗水,等水開了放米,這要不停地攪拌,不能讓米粘鍋,直到米煮得粘粘乎乎就可以了。然后找個盆子,舀一勺米鋪平,放一層蒸好的棗,一般鋪三層最好,再放在大鍋里蒸一個小時就好了。奶奶邊說邊做,很是利索。當時我就很想吃了!香香的!甜甜的,真好。

  那時候每年端午節,我就可以穿新衣服了,奶奶常說,過了端午,再把棉衣送,我當時不明白為什么這樣說,就問她,為什么這樣說,奶奶說,過了端午節就是真正的夏天了!天氣就不會再冷了,棉衣就可以洗洗放柜子里了!就可以穿單衣服了!你每年都長高,所以你呀,每年都會穿新衣服。每每這樣說,我都高興,因為,奶奶早都給我準備好了!花肚兜,花褲子,花短袖,呵呵!真好! 現在的端午節,雖然過的比以前好,祝賀的短信比比皆是,甑糕,粽子,香包,朱砂牌比以前的都好,隨時都可以買到,而且從做工到口味,都比以前的精致,口味也多元化了。可是我就是總感覺少了點什么,過得越來越沒意思了,再也找不到那種有著濃濃親情的味道了!唉!想了半天,原來是沒有了疼愛我的奶奶,還有一些已故去的親人。

【端午節的文章散文】相關文章:

寫端午節的文章散文05-17

有關描寫端午節的文章散文05-17

畢業的文章散文02-26

下雪文章散文01-27

優美散文的文章01-27

散文《背影》文章分析04-13

有關夏天的文章散文04-14

優秀散文:讀文章05-30

文章憂傷的少年散文02-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 | 久久国产精选AV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 | 日韩在线猛人视频 |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AV | 在线看又黄又爽成年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