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太陽的月亮散文隨筆
對于月亮,母親有一種特殊的情感。
母親讀過大學,在那個年代,算是少有的女知識分子。文人愛月,女文人更愛月,這點在母親的身上印證無遺。從年輕時起,一到晚上,母親喜歡坐在院子里,身邊點一盞煤油燈,手捧一本書,在一地月光中靜靜地沉迷在書中的世界里。
可后來,母親終究沒能圓自己的夢。母親的夢想,就是到一個山清水秀的小村莊中,教一群可愛的學生,每晚都能沐浴在山野中的月光中。可畢業那年,外婆生了場大病,身體從此三天兩頭地出問題。外公去世得早,外婆漆下僅有母親這個獨生女。無奈,母親放棄了夢想,回到城里教書,陪伴在外婆身邊。
一樣的月亮,只是城里的月光少了些純凈,多了幾許嘈雜。對于母親來說,這是她一直引以為憾的事。
在那個時代,家家戶戶都是兒女成群,唯有母親家里,竟只生了她一個。可每次說起這事,外婆總帶著驕傲的神情說,自己只生了一個,卻比別人家的成群兒女都管用!確實,母親至孝,將外婆照顧得無微不至。
后來嫁給了父親,母親將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有條。父親身體本來不好,在母親的細心調養下,反倒日漸好了起來。有一段時間,為了讓父親專心工作,母親還請了長假,專門照顧父親的生活。后來,在母親的支持下,父親的工作漸漸出了成果。別人家的老夫老妻三兩天頭吵架,可父親和母親生活了大半輩子,卻不曾紅過臉。父親不善言辭,可每次和旁人提及母親,臉上總是難掩的幸福。
再后來,有了姐姐和我,母親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從小到大,在我的印象中,母親如那溫柔的月光,照拂著我和姐姐的成長。在那個物質并不豐裕的年代,每次單位發了東西,母親總是先分出奶奶和外婆的'那一份,然后是父親和我們姐弟的。輪到母親時,往往便所剩無幾。
母親是個傳統的女人,一生為了父母、丈夫和子女,卻甚少考慮到自己。其實,如母親這般的女子,在很多家庭中并不少見。也許,母親的心都是一樣的。
有一次,見到母親坐在陽臺上,在月光中,微微瞇著眼睛,一副陶醉的樣子。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母親便是那懷抱著太陽的月亮。她的一生,都圍著太陽轉。而她生命中的太陽,是父母,是丈夫,是子女,卻不曾是自己。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突然明白了母親的月亮情結。母親對月亮情有獨鐘,也許正是因為在月亮中,她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中秋節臨近了,這是母親最喜愛的節日。我想,今年的中秋節,應該讓我們幾個子女做那個懷抱著太陽的月亮。而母親,才是我們生命中應該擁抱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