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散文-個性
葉圣陶先生說:“我要求……完全表現你們自己,不僅是一種意見,一個主張。要是你們自己的,便是細到像游絲的一縷情懷,低到像落葉的一聲嘆息,也要讓我認出是你們的而不是旁人的。”
“自我”就是散文的個性!“自我”就是散文的生命!散文中描寫的景物,是作者個人眼中的景物;散文中的說理,是作者個人領悟到的道理;散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個人心情的自然流露。散文中有了“自我”,才獨特,才新穎,才有情趣,才耐人尋味。
比如描寫荷葉荷花,如果有人寫道:碧葉亭亭,含笑迎風,玉潔冰清,儀態萬千;凌波仙子,競相開放,各吐芬芳,風姿嫵媚……這是老生常談,是拾人牙慧,是小學生學寫作文。而朱自清寫道:“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這是朱先生仔細觀察到的景物,這是散文家的創作。
如果有人寫道:他(王圓箓)是敦煌石窟藝術的罪人!是他的自私和愚昧給中華文化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創傷!說得很對,符合歷史的記載。但是,老生常談!這還用你說嗎?瞧瞧人家余秋雨怎么說:“他(王圓箓)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覺得無聊……”(《道士塔》)這才是富有個性的見解!
如果有人寫道:中醫學,是中華民族的重大發現,是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學之林的傳統學科,是中國的瑰寶。說得非常非常正確!但是因為太正確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等于不說!而魯迅說:“我還記得先前的醫生的議論和方藥,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吶喊·自序》)你可以在文章里寫“京劇是中國的國粹!!!”你就是連用100個感嘆號也沒有人注意你。然而魯迅對京劇和梅蘭芳只不過輕輕地幾句微詞,卻能一石激起千層浪!雖然觀點有些偏激,許多人可能攻擊他淺薄,不懂藝術,但這是當時魯迅充滿個性的心聲。
如果仗著自己讀過幾本古代啟蒙讀物,一描寫美女,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一形容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敘離別不離“柳岸灞橋”……用這些套語寫出連篇累牘的濫調文章,還沾沾自喜,以為文采斐然!除了蒙騙幾個幼稚的文學青年之外,毫無價值!
是的,我們應該在散文里“表現自己”!發出“自我”的聲音——地球上數十億生命中那一個獨特的生命的聲音!而不是人云亦云,“代圣賢立言”!
如果你仗著博覽群書、見多識廣,寫的文章里句句是似曾相識的人生箴言,句句是不刊之論的治世格言,那就絕對引不起我的共鳴,更引不起人們的爭論。我作為讀者只能禮貌地贊一聲“好”!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