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散文隨筆:在回家途中
現在的條件真好,高速公路讓人出門方便快捷,路平的讓我們沒有一點顛簸之感。車內有空調、有暖氣,我們體會不到外面真正的天氣變化,而且司機一路要么放歌曲,要么放電影片子,旅客并沒有感到旅途有多么乏味。
這次坐長途汽車從北京到家,僅僅花了我六個鐘頭半,不但沿途逛了北京城,而且還賞了河北地段的風景,更有意思的是這幾個鐘頭讓我們這一車人經歷了一年的春夏秋冬的風景。
早晨八點鐘我剛坐上長途汽車時孩子的爸爸就打過電話,問我坐上車沒,順便告訴我家這邊天灰蒙蒙的,開始飄雪花了。此時的北京天氣滿好。透過車窗又看到了北京的車水馬龍的景象,不同的是剛才嘈雜的嗡嗡聲被拒絕在外,耳朵肅靜了許多。坐在車子里看窗外的景象,感覺也挺爽的,一路走過來,我看到了北京的師范大學、北京體育學院、北京電視臺,他們的大門設計簡單而不俗氣,原來他們是在一條街道上,我每次來都沒好好觀察到過。
公路兩旁的樹木依舊綠著,盡管樹葉兒缺水似的有點微卷,花兒沒有像盛夏那么蔥蔥,可它們依然零星點綴著,從鬧市到清河收費站,我們見得最多是路兩邊林立的高樓大廈,多而不擁擠,整潔而大方。車再往外走,公路逐漸被夾在了山的中間,有的路段穿山而過,偶爾也能看到在山腳下居住的人家,這兒山高樹多人少,我閃過了他年我閑下來了我也在這好好住幾天的念頭,我們還能清楚地看到八達嶺山上古老的灰磚砌成的建筑及長城的片段,甚至長城上的游人我們也能清楚地看到,出了北京地帶后,公路兩邊的山逐漸狹小了,低矮了,山逐漸被石土堆代替了,直到后來公路與周圍的地平齊,兩邊的視野開闊了許多。
此趟線路唯一能看到水的地方便是官廳水庫,雖說是水庫,我們從北向南還是感到一片汪洋的,水庫上面沒有游艇之類的交通工具,只是看到了有我不認識的大鳥在它上面的天空中盤旋,而公路的北邊的山峰高,石頭巨大,色澤黑而不濃,簡直就像古人在巨大的宣紙上畫出來的水墨畫,在車駛進河北宣化地帶時,公路兩邊的樹木柳樹多于楊樹,柳樹高低錯落著,秋天讓柳樹失去了她驕人的嫩綠色,開始有點變得憔悴,風兒不時撩撥著她們,多姿還能探著點,婀娜就遜色了,張家口地段的公路兩邊的楊樹逐漸取代了柳樹,而且變得稀疏起來,且樹冠收斂起往日的張揚,綠樹成蔭也該翻篇了。
現在看來極像沒有束緊倒立的大傘似得,通過樹木的狹縫我們能見到大片的玉米地,有的被農夫割掉了,在地旁扎成捆,有的仍在田地里枯著葉子及莖有氣無力地站著,還見到了發著綠的卷心白菜,這是我們第一次沒有看到山的地段,近處沒有,遠處也沒有,可以說是一馬平川,我忽然發現柏油路面有點潮濕,再看車的前頭兩塊大玻璃已有小水珠附著著,居然下起了毛毛細雨,當車順著坡下了壩,地勢相對平緩了,這時司機把暖氣開開了,我們腳底下熱熱的,車上放的電視劇是我曾經看過的,我把臉再次轉向窗外,往后跑的楊樹是我們家鄉常見的樹,他們弱不禁風的小身體上代表著他們還沒有長大。
還處在幼兒時代,樹枝上的'少的可憐的葉子還戀戀不舍著向人們招著手,它的白靴子在枯黃的田園里特別惹人眼,田野里已有散在的牛羊出現,遠處低矮得多的山線起伏不大,他們披得衣服很整潔,不像河北地段公路兩旁的山碎石裸露在外面,土是土的顏色,石是石的顏色,田園里的平房逐漸增多了,同時具有標志性的東西諸如放大的勒勒車的轱轆,手拿著馬頭琴的石雕出現了,隨著車子的移動田野里的凹陷的地方出現線狀的雪條,當田野里的雪條的變成小雪片,有雪片變成白外衣披在大地的身上時,我也到家了。
【散文隨筆:在回家途中】相關文章:
回家途中的一幕08-20
回家途中的一幕08-20
回家途中的一幕11-21
放學回家途中的一件事初一作文07-02
散文隨筆05-05
又散文隨筆04-26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感慨散文隨筆05-08
人味散文隨筆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