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溫涼深秋
近來看到朋友寄來的明信片,或金黃、或紅似火的落葉鋪滿小道間,才想起許久不見蒼翠。正午的陽光變得溫涼,裹著不薄不厚的外套。十字路口的紅綠燈忽明忽暗,留下城市長長的倒影。一撥人來了,一撥人去了。時已至深秋。
實習五個月零三天,下班前聽到帶教老師談論自家寶貝即將期中考,恍然覺得自己似乎脫軌很遠。很久不曾出去走走,他們說橘子洲頭的煙花開了又落。很久不曾出去走走,落葉不知何時已歸根。很想出去走走,害怕周而復始的生活消磨斗志,害怕將幾個月過成了幾年,將幾年過成了一天。陷入一個局,胡沖亂撞,心情焦慮,不能自已。不想茫然失措,不然思想糾葛。說出一個人真實的思想是人生極大地安慰,伏爾泰如是說。
閑談的時候,有人對我說,今天比昨天過得好就是希望,也許沒有明天。所以把每一天都當做最后一天而努力的生活,就沒有時間去茫然。相信陽光與自己同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如果單說這話是一個十五歲的小男孩說的,想必呵呵一笑也許就過了,只是在十五歲的少年前定義白血病,便不得不覺得深沉。生命宛如一朵花,在最適合的季節里色彩紛呈。而死亡,卻是櫥窗里的.剪影,再多的言語都顯得蒼白無力。
對于這類話題,我一直是極力避免的,在其位謀其事,很是訝異那個孩子會主動說起,臉上的笑顏和吐出的語氣就仿佛在討論今天天氣怎么樣。我想當時的我肯定是一臉折服的,時至今日,還尤為深刻。
總以為是不惑之年才擁有布滿閱歷與淡泊明志的風采。原來,很多東西與年齡無關。聽過一段話,浸染一段思緒,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感悟,很多不合脾胃的凄涼隨蒼隨著周邊的景、物越來越協調,心之向陽,才能發現山海原野那種幽淡無華的卓絕之處。
思想-行為-習慣,這就是人生的規律。熱情淡去之后,疲怠便浮出了水色。作業不想做,書本不想摸,連上班也沒了初始的干勁,惰性一放任便會一發不可收拾。給自己找一個借口,今天上班太忙太累,強逼著自己看書恐怕會適得其反,明天再看吧,明天一定會看的,然后心安理得的躺在舒適的大床上玩著手機。于是就成了錢鶴灘說的: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久到一碰書就覺得心緒浮動時,驀然發現,已看不到與自己一條起跑線的人的身影。再復而思考,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約·凱恩斯說:思想引導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雖然古人云,浪子回頭金不換,卻也只是亡羊補牢,但羊丟了是不可更改的事實。
看書與做題的過程可以是一種煎熬也可以是一種享受。前段時間的松懈,以至于現在不得不加緊看書與做題的步伐,做了近一個小時的題目才靜下心來。手機上顯示著凌晨一刻時,卻已舍不得放下筆,一頁頁被翻閱的紙張,成就感節節攀升,心里實在滿足。習慣就是習慣,誰也不能將其扔出窗外,但能一步一步引它下樓。
【散文隨筆:溫涼深秋】相關文章:
和夜色微涼的深秋說晚安散文隨筆04-24
溫涼河治理之后07-03
溫涼之秋抒情散文01-18
似涼非涼,非涼似涼散文隨筆04-26
深秋的散文隨筆02-13
享秋意溫涼古箏柔柔散文04-11
散文秋情溫涼心自知04-11
深秋在雨中的散文隨筆05-05
深秋的思緒散文隨筆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