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上了黃山隨筆散文
早就聽說了黃山的美麗!但又聽說黃山登起來不是那么容易。因自己的身體情況不是很好,幾年來,大大小小的山基本沒怎么上過,也就從心里打消了去領略黃山美麗的想法。但在前幾天,接到通知說要去黃山開會,這樣的會肯定會組織上黃山的。我心里有一種喜悅,但同時又很矛盾,去還是不去?去了上不去山多可惜。問了幾個去過黃山同事,他們給的答復都是:很費勁,你可能上不去。我很失望!心里想:那就去黃山腳下看看也行。抱著這樣的心態于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踏上了去黃山的旅途。果然會議方在第二天就安排了上黃山的議程。
早上五點多,我們一行五十多人在當地導游的帶領下從黃山市區坐車去了黃山。一路上導游向大家講解了黃山的一些基本知識。到了山腳下根本沒容我做選擇,就匆匆忙忙跟著大家一起上了索道。導游也提前說過了,下了索道后還要上上下下走五個小時的山路。因為不了解情況,我心想,大不了,我在原地等著。
從下車后到上索道前的一段山路就給大家了一個下馬威。同行的人可能大多都屬于平時坐辦公室,一個個都是氣喘吁吁。好在上索道排隊的人太多,不用太著急。這段路大概有一公里,鋪著臺階,有二米多寬的樣子,但有的地方還是比較陡的。六人一組的索道大概坐了十多分鐘到達了山上。這一天是一個大晴天。山上的石頭和樹都看清清楚楚。但遺憾的是看不到黃山有名的霧。聽導游說黃山一年只有二十幾天能看到霧。再有幾十天是像我們今天這樣的晴天,其它的時候全是煙霧籠罩,啥也看不到,只好看著腳下的路了。所以他說我們已經算是幸運的了。
第一站所到的風景是黃山有名的迎客松,雖然不是旅游旺季,但迎客松處的游人也是摩肩接踵。大家排著隊去到這顆松樹下留影。我想不知是何人給這顆松樹起了這樣一個名?就像現在一夜出名的明星一樣,很有炒作的嫌疑。其實上了黃山你可以看到,處處都有長的像迎客松一樣的松樹,這種形狀可能與這里的地理及氣候狀況有關吧?
放眼望去,天是那么的藍,樹是那樣的勁,空氣非常清新。花崗巖的石頭形狀各異。和張家界一樣,這里的石頭也被加上了各種名字和不同的故事。但感覺沒有張家界石頭那么惟妙惟肖,總好像有點牽強。總體來說這里的'石頭更加粗獷一些,少一些靈氣,多一份豪邁!
看了迎客松,繼續向前走,我問了一下導游原路返回不?因為以體力不好為借口的懶惰的我已經有點不想動了。可不想導游只平淡地說了一句:不返回。沒辦法,只得跟著走了。今天的目標是天都峰。最高峰應該是蓮花峰,但聽說這段時間是關閉著的。為了保護和天都峰輪換著開放。真正的登山算是開始了。走走停停。怕被落下,只有疲憊和緊張的感覺,已很少有欣賞美景的喜悅。當從百步云梯處向天都峰望去時,我感到是那樣的遙遠和陡峭。心里還在打鼓:我能上去嗎?但看看身邊經過的有些人年齡應該在六七十歲,有的還顫顫微微。又為自己的懦弱感到很不應該。就這樣,咬著牙,一步步艱難地挪動著。有的地方確實很陡,就腳和手并用。但所有的路都有階梯,也有護欄,所以并不像所說的那樣險要,也可能我們走的是一條好走的線路。經過了四個多小時的努力終于到達了目的地。還沒有來得及好好欣賞一下周圍的美景,導游就喊著要走了。只是照了二張像,留了個紀念而已。所以現在叫我回憶天都峰有什么好看的,還真是說不出來。到了這時,感覺氣倒是不那么喘了,而腿可真有點不聽指揮了,膝蓋直打彎。后悔上山時沒買個拐杖。一直向樹叢里尋覓看能否找到一個合適的樹枝,但沒能如愿。剩下的路就好走多了。下坡多,上坡少,感覺還是省力多了。導游和大部隊已前邊走遠了很多,后邊落下的人已很少,加之互相之間不認識,心里多少有點發虛。生怕走錯了路。終于在下午一點多的時候趕到了吃飯地點,看到導游在門口招手這才放心了。山上的飯菜不算豐盛,但感覺非常可口。十人一桌,八菜一湯。大家都喊很餓,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所有的菜。我感覺倒不是十分餓,這可能是因為脂肪儲存太多的緣故吧。
問了一下導游,說剩下的路已不多了,再走一個小時就到下山的索道了。至此,我終于可以放心了,應該算是順順當當地完成了今天的任務。
其實,要說這次登黃山看到了多少美景倒真是不重要,重要的是完成了一次對自己毅力和體力的檢驗和挑戰。
古人有黃山歸來不看山,我則可以對自己說,黃山歸來不怕山了。
【我登上了黃山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雨中登黃山散文隨筆05-01
登黃山雜感散文3則04-10
我逐漸愛上了黑色散文隨筆04-25
依戀黃山散文隨筆05-04
登黃山日記05-22
因為你,我愛上了憂傷的文字的散文隨筆04-24
登德性巖散文隨筆04-25
雨中登泰山散文隨筆11-15
我喜歡上了孤獨的散文01-12